为客开幽径,临流坐小亭。
水云浮槛白,野竹过檐青。
胜绝诗难赋,凉多酒易醒。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宴许晋仲清晖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首联“为客开幽径,临流坐小亭”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引领客人走过僻静的小路,来到临近流水的小亭中休憩。接下来的“水云浮槛白,野竹过檐青”两句,通过水面上漂浮的白云和窗外摇曳的青竹,渲染出一种空灵而自然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胜绝诗难赋,凉多酒易醒”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认为这样的景色难以用文字完全描绘,同时凉爽的环境也使得饮酒容易使人清醒,暗示了诗人在此处的惬意心境。最后,“清晖安足拟,堪草太玄经”以“清晖”暗指亭子周围的明亮光线,诗人感慨这清雅的环境足以让人静心思考,甚至可以在此撰写深奥的哲学著作《太玄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清晖亭的优美环境以及诗人在此处的闲适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穷达付天命,生死见交情。
人今老矣,□□狗苟与蝇营。
赢得一头霜雪。
闲却五湖风月。
鸥鸟负前盟。
颜厚已如甲,太息误平生。
相箕山,怀颍水,挹馀清。
只今归去,沧浪深处濯吾缨。
笑抚山中泉石。
细说人间荆棘。
有道苦难行。
好补青萝屋,且占白云耕。
天末虹蜺晚未收,龙池新雨涨清流。
鸥缘适意频依渚,鱼不贪香懒上钩。
剩喜三边无警报,况当万宝得成秋。
啸歌高蹈羲皇上,不复深贻海内忧。
历历江南树,半在水云间。
不须回首,且来著眼向淮山。
过尽金山晕碧,望断焦山空翠,杨柳绕江边。
此意无人会,独自久凭阑。
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
只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
水调翻成新唱,高压风流前辈,使我百忧宽。
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