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闻角·其一》
《和人闻角·其一》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胡笳羌笛此声同,一曲梅花万感浓。

吹转满城蝴蝶梦利名心动五更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蝶梦(dié mèng)的意思:比喻美好而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蝴蝶(hú dié)的意思:比喻美丽的女子或者轻浮的女子。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名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追求虚荣和权势。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万感(wàn gǎn)的意思:形容内心感慨万千,情绪激动。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心动(xīn dòng)的意思:指内心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强烈的感动、激动、兴奋等情绪。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蝴蝶梦(hú dié mèng)的意思: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和人闻角(其一)》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胡笳羌笛交织的音乐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共鸣。

首句“胡笳羌笛此声同”,开篇即以胡笳与羌笛这两种具有浓厚边塞风情的乐器声相提并论,暗示了音乐跨越地域界限,触动人心的力量。接着,“一曲梅花万感浓”一句,将音乐与梅花这一意象结合,梅花在文学中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此处则借以表达音乐所引发的丰富情感,仿佛每一曲都蕴含着千言万语,触动听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吹转满城蝴蝶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音乐比作能吹动满城梦境的蝴蝶,生动地描绘出音乐如同轻盈的蝴蝶,飘荡在空气中,轻轻触碰人们的心灵,引发无尽遐想。这里的“蝴蝶梦”既指梦境,也暗喻了音乐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幻想与梦想。

最后一句“利名心动五更钟”则揭示了音乐对人的影响之深,它不仅触动了听者的梦境,甚至在五更时分,当人们还在沉睡或思考之际,音乐仍能激起内心的波澜,触动对功名利禄的思考。这句诗巧妙地将音乐与个人追求联系起来,展现了音乐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力量,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与人心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以及音乐在不同情境下所引发的复杂情感体验,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石州引

夕洒珠尘,朝趁爨烟,浓聚如雪。

庭空甚物迎人,手植一株堪悦。

春生满院,静处尽我徘徊,花前时有香风烈。

煎茗坐移床,压词英诗屑。时节。

隽言清语,花气牙芬,更难分别。

病与春新,遣此余情都歇。

佛机参尽,尚恐小雨微酥,春深叶暗愁成结。

更谩喻芭蕉,诉芳心周折。

(0)

浣溪沙·其二七日儿妇淑瑗生辰,画梅与之

第一枝头见早春。明年子作玉厨珍。

喜神今日最精神。

更是新正兼旧腊,元辰竞道值生辰。

妇随姑后自相循。

(0)

水龙吟.印昆以师曾拟香光仿北苑渴笔山水纨扇遗墨徵题,是癸丑冬间作,十年师曾始来京师,为赋二阕·其一

可怜团扇家家,家珍并数君知否。

京尘梦迹,十年堪记,来时癸丑。

三绝成名,万回经眼,几人低首。

更萧斋一本,师门再叹,比灵运,人都后。

何处江山如此,尽迷离乍无还有。

烟中渴墨,雨中枯管,任人妍丑。

千叠愁心,许多绵渺,只容皴皱。

似图中诉我,萦思旧事,又经重九。

(0)

菩萨蛮.三月晦夜午起,和芦川送春韵

丁香开尽春光老。花前未减情怀少。最晚信风狂。

酒乖诗更妨。起宜中夜舞。情到临歧处。

怜取眼前春。晓钟愁杀人。

(0)

临江仙·其七

曾拾媚香楼半碣,梦回人倦潮生。

隔帘花似镜中行。小名呼好好,薄醉不卿卿。

桂桨兰桡今在否,鸳鸯也莫飘零。

海西龛去几阴晴。庭花江上曲,分付与谁听。

(0)

霜叶飞.刘达泉病过汉上,还湘竟殂阁雪。岁阑谱此寄诔

病深无分,言畴昔、相看啼笑今雨。

卅年飙梦卷吴根,归阻琴台暑。那更拂、昆明倦羽。

羁尘遮黯烽烟古。

数壮悔无缘,共买醉、灯篷飐夕,剪淞驰寤。

遗帙劫后巾箱,伤心付我,唤作词客天许。

淡黄新柳退红花,空费销魂句。盼不到、怀沙旧宇。

泷冈迷赭湘山树。

企两孙,赓胎厥,抱蜀临邱,认翁眠处。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