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题·其六》
《秋日杂题·其六》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草荒(cǎo huāng)的意思:指因长期不耕种而导致土地荒芜,无法生长植物的现象。也用来比喻某种资源的匮乏或浪费。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荒烟(huāng yān)的意思: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或状态。

旆旌(pèi jīng)的意思:指旗帜、旌旗。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时风(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风尚。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箫笳(xiāo jiā)的意思:箫和笳是两种乐器,箫代表高雅的音乐,笳代表悲伤的音乐。箫笳合奏意味着高亢悲切的音乐声。

野草(yě cǎo)的意思:野生的草,比喻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名声的人。

紫驼(zǐ tuó)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难得一见的事物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行军途中的景象,以萧瑟的胡笳和飘摇的旌旗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壮阔的氛围。"处处箫笳接旆旌"一句,展现了军旅队伍行进时的音乐与旗帜交织的画面,显示出军威的肃穆与宏大。"时时风雨送秋声"则通过秋风秋雨,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转换和旅途的艰辛。

诗人笔下的"紫驼白马三千帐",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军队规模庞大,营帐连绵,骆驼和白马穿梭其中,展现出壮观的军容。"野草荒烟十二城"则暗示了战争后的荒芜与破败,十二座城池可能象征着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荒草和袅袅炊烟,寓意历史的沧桑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行军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水龙吟.长江舟次大雪

他乡岁晚遄归,客途千里风兼雪。

沧江水碧,远峰头白,空冥奇绝。

鸥鹭回翔,鱼龙曼衍,怒潮呜咽。

向暮云天半,舵楼闲倚,登临意,和谁说。

太息金瓯碎缺。好山川、几人豪杰。

楚天何处,寒鸦数点,思深愁结。

玉树琼楼,望中多少,幻云明灭。

问红桑劫后,尘扬几度,到今时节。

(0)

珠潭浮屿

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

谁划玻璃分色界,倒垂金碧浸烟鬟。

蓬莱可许乘风到,艋舺知为举火还。

别有洞天开海外,人家鸡犬绝尘寰。

(0)

泮水荷香

一湖莲水泮,气味夺芹香。

似放濂溪种,应分大士芳。

至人禋祀地,君子溯洄方。

最是扶舆力,馨闻直荐王。

(0)

春灯

千家点点月无痕,彻夜辉煌不闭门。

何以将军张烛宴,夜刚三鼓夺昆崙。

(0)

衣服

乌衣渐易裸人风,尺布为裈犊鼻同。

可但鹿胎花簇簇,达戈纹锦手裁工。

(0)

一品夫人·其一

父母虽生嫁即休,沈恩须向沈家酬。

能知尽节便为孝,何事临行若死留。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