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
《夜雨》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水怪幽草,江云拥废居

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

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

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檐雨(yán yǔ)的意思:指连绵不断的细雨。比喻事物不断而细小的变化。

电照(diàn zhào)的意思:形容非常明亮的灯光。

废居(fèi jū)的意思:指因战乱、灾难等原因而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人。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水怪(shuǐ guài)的意思:指坏人、恶人。

为鱼(wéi yú)的意思:为了鱼而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幽草(yōu cǎo)的意思:指生长在幽深处的草木,比喻隐藏在深处而不为人知的人或事物。

注释
水怪:水中传说中的奇异生物。
潜:隐藏。
幽草:深邃的水草。
江云:江面上的云彩。
拥:环绕。
废居:废弃的住所。
雷惊:雷声使…惊恐。
空屋柱:空荡房屋的支柱。
电照:闪电照亮。
满床书:床上堆满了书籍。
竹瓦:用竹子制作的瓦片。
风频裂:频繁地被风撕裂。
茅檐:茅草屋顶的边缘。
雨渐疏:雨水逐渐变得稀疏。
平生:一生。
沧海意:像沧海一样广阔的志向或情感。
此去:这次离开。
怯为鱼:害怕变成弱小的鱼,比喻失去勇气或变得卑微。
翻译
水中的怪物隐藏在深邃的水草中,江面上的云朵环绕着荒废的住处。
雷声在空荡荡的房屋支柱间回响,电光映照着堆满床的书籍。
竹制的瓦片被风吹得频繁破裂,茅草屋的屋檐渐渐被雨水冲刷稀疏。
一生心怀壮志如翻腾的沧海,这次离开却害怕变成弱小的鱼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夜晚带来的骚动与恐惧。"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一句通过水怪的出现和江云的聚集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家园被破坏的担忧。"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则形象地描绘出了雷声如同巨手撕裂天际,而电光则如同突然点亮了夜中的书卷,使得平静的夜晚变得充满了不安。

接下来的"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表现了自然界的动荡与破碎,不仅屋顶的竹瓦在狂风中断裂,连草制的屋檐也无法挡住雨水的渗透。这些景象都极力地表达了一种被动摇和破坏的感觉。

最后两句"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平生的壮志与现在面临的困境,表露了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恐惧之情。"此去"意味着从今往后的生活,而"怯为鱼"则是用《庄子》中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如同大海中的小鱼,不再有能力去抵御外界的冲击。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悲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春夜闻雁

春夜漏微长,春眠枕尚凉。

数声闻雁信,几处历江乡。

为爱天边月,非传塞上霜。

衡阳隔千里,来往为谁忙。

(0)

人以鉴妍媸,我以鉴臧否。

摩挲照胆寒,莫使纤尘累。

(0)

题唐岱仿各家山水画册·其六万林秋色

黄叶红叶绮错,山色树色霜匀。

不必诗誇小杜,恍疑人在三春。

(0)

题画

庭树侵檐绿荫深,披薰不藉五弦琴。

黄庭一卷柴扉掩,未许游人杖策寻。

(0)

南苑获野禽恭进皇太后

积雪满郊坰,三冬农务停。

鸣笳齐队伍,布令疾雷霆。

马足奔如电,鹰眸迅似星。

山禽味鲜洁,飞骑进慈宁。

(0)

洞庭春色.端午日与客临泛

令节繁华,少年游冶,都付驰波。

但对时佳兴,同人情话,因物成趣,与众偕和。

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

须知道,吾生行乐耳,请勿言他。

方舟迟日徐动,何用唤红袖青娥。

有疏帘清簟,瑶徽玉尘,閒看鸥戏,偶听菱歌。

耳目尘烦浑洗尽,敕到手、行杯休放过。

傍人笑,问平生断饮,此日微酡。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