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定僧(dìng sēng)的意思:稳定的僧人,指心地坚定、行为稳重的人。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高河(gāo hé)的意思:高河指河水水位高涨的情况,也可比喻事物达到高度或程度。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僧衣(sēng yī)的意思:指人们装模作样地穿上僧袍,假装出身高僧,以蒙骗他人。
所归(suǒ guī)的意思:指属于、归属于。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心违(xīn wéi)的意思:心意相背,内心不一致
- 注释
- 禅地:修行的清净之地。
尘:世俗的纷扰。
焚香:点燃香火。
所归:生活的归宿或内心的方向。
幽鸟:夜晚的鸟儿。
定僧:静坐的僧人。
破月:残缺的月亮。
高河:银河。
露微:露水微小闪烁。
嫌:嫌弃。
白日:白天。
动:动作,这里指外界的动静。
心违:违背内心。
- 翻译
- 在没有尘世纷扰的禅修之地,我们点燃香火,谈论归宿之事。
夜晚,树影摇曳,惊动了栖息的幽鸟梦境,萤火虫飞入僧侣静坐的衣物中。
残月挂在半空中,银河低垂,露水微闪。
这样的宁静反而让我觉得白天的喧嚣不合心意,任何动静都似乎违背了内心的平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禅修的宁静图景,诗人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情景,禅地即僧人的修行之地,无尘暗示着远离尘世的清净状态,焚香则是佛教中常见的一种仪式,用以帮助静心和祈愿。
"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禅者的沉浸状态。树摇动引发的只是幽深之鸟的梦境,而萤火虫则轻盈地飞入正在打坐冥想的僧人衣服中,显示出自然界与修行者之间和谐共存的氛围。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 这两句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强化了禅地之静谧。月光如破碎的玉盘斜照在半边天际,而远处的河流中露珠细小,却又透露出清晨即将到来的迹象。
"翻令嫌白日,动即与心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排斥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白日即指凡尘的喧嚣世界,而任何一点点的动摇或干扰都会使得心灵背离那份所追寻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柔美、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深夜禅修的和谐场景,以及诗人对内心宁静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师川赋梅花
梅花端月繁,梅蕊终冬破。
正色俨当窗,低枝斜应座。
分将霜雪侵,不受脂粉涴。
莫遣朔风吹,飘零成玉唾。
慈云寺
崩崖落云外,怪石相支撑。
穿林出蒙密,忽有青山横。
古寺瞰山腹,飞檐浮太清。
寒流出其右,㶁㶁沿阶鸣。
我昔作胜游,芒鞋弄飞径。
今来四十年,白首徒自惊。
高僧延我入,巾冠耸峥嵘。
假榻寄清梦,飞泉夜澎轰。
残灯闻弈棋,胜负时纷争。
机心亦何有,战罢谩亏成。
钟声随晓风,昴宿西南倾。
骊驹仆在门,吾亦问归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