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朝那戍,东过古郑原。
此心终不灭,有路诉天阍。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半途(bàn tú)的意思:指事情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中断或停止。
沉思(chén sī)的意思:深入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地中(dì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地下、暗中进行的活动或事物。
呼天(hū tiān)的意思:呼喊到天空,表示愤怒、悲伤或无奈。
流言(liú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没有证据的传闻或谣言。
年会(nián huì)的意思:年会是指每年定期召开的会议,通常是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奇祸(qí huò)的意思:指非常罕见或突发的灾祸、不幸事件。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蝇(qīng yíng)的意思:指那些喜欢在别人困难或者不幸的时候加以讥讽、嘲笑或者乘虚而入的人。
衰年(shuāi nián)的意思:年纪老迈,身体衰弱,无法干活。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天阍(tiān hūn)的意思:指在天空中守卫的神明,比喻能够阻止、抵挡或保护某种力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韩玉在临终前所作,名为《临终二诗(其一)》。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命运的无奈。
首句“客自朝那戍,东过古郑原”,描绘了诗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回顾自己的一生,从边疆的守卫之地朝那戍出发,向东穿越古老的郑地原野。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过往的经历,也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接着,“衰年会凶运,奇祸发流言”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晚年时的不幸遭遇,以及外界对他遭遇的非议和流言蜚语。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
“白骨将为土,青蝇且在樊”形象地描绘了死亡的临近,白骨即将化为尘土,而苍蝇却在尸体周围飞舞,象征着死亡的不可避免和生命的脆弱。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终将逝去的主题。
“仰呼天外恨,沉思地中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公命运的愤慨和对天地间冤屈的深思。他向上天呼喊,表达内心的痛苦和不满,同时也在地面上思考,试图理解那些无法解释的冤屈。
“母丧半途鬼,儿孤千里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亲人离世的哀痛之情。母亲的去世让他感到孤独如鬼,儿子的离别让他仿佛灵魂漂泊千里之外。这种强烈的家庭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最后,“此心终不灭,有路诉天阍”表达了诗人即使在生命终结后,心中那份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也不会消逝,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找到途径向天诉说自己的冤屈和愿望。这种信念,既是对个人精神的坚持,也是对后世的启示。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对生死、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