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迥月逾晶,地偏人亦静。
箫然寻丈桥,寄此绿净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夜晚景象。"天迥月逾晶"写出了月光如水,天空开阔,月亮明亮如水晶的意境。"地偏人亦静"则强调了环境的偏远和人的内心平静。"箫然寻丈桥","箫然"形容桥身简朴,"寻丈"则描绘了桥的长度,整个画面富有诗意。
诗人通过"寄此绿净境"表达了对这纯净环境的喜爱与留连。"洗盏荐寒光",诗人洗净酒杯,以月光为酒,展现出对自然的敬意。"掬泉弄清影"则进一步描绘了在月光下泉水的清澈和倒影的灵动。
最后两句"尘远耳目醒,令人发深省",诗人感叹远离尘嚣后的清醒,这种宁静让人心灵得到洗涤,引发深深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追求的宁静致远和内心的澄明。
寒玉霏,晴波好。夜雪山阴到。
一竿高隐,半幅闲情,钓残照。
富春清梦醒,故国扁舟小。
记梨花弄月,摇浪水乡晓。暗尘空,旧恨了。
怕入长安道。渔蓑绿浸,鹭艇青浮,卧江表。
放歌回冷眼,敛影舒芳抱。话忘机,醉归烟霭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