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白 门 归 望 定 林 有 寄 宋 /王 安 石 蹇 驴 愁 石 路 ,余 亦 倦 跻 攀 。不 见 道 人 久 ,忽 然 芳 岁 残 。朝 随 云 暂 出 ,暮 与 鸟 争 还 。杳 杳 青 松 壑 ,知 公 在 两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芳岁(fāng suì)的意思:指美好的年华,形容年轻时充满芬芳和美好。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蹇驴(jiǎn lǘ)的意思:形容人愚笨或者行动迟缓。
见道(jiàn dào)的意思:指认识到正确的道路或方法。
两间(liǎng jiān)的意思:两间指两个房间,表示很近的距离。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松壑(sōng hè)的意思:形容山间松树丛生,沟壑纵横的景象,也比喻文章或诗词的风格豪放自然。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 翻译
- 疲惫的驴子在崎岖的石路上忧愁,我也感到登山的疲惫。
已经很久没见到那位道士了,突然发现又到了年终岁尾。
早晨我随着云彩暂时离开山林,傍晚又与归巢的鸟儿竞相返回。
在那深远的青松山谷中,我知道你依然存在其中。
- 注释
- 蹇驴:形容行走困难的驴子。
愁:忧虑,烦恼。
石路:石头铺成的道路,形容山路崎岖。
倦:疲劳。
跻攀:攀登,上山。
道人:指修道之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认识的道士。
芳岁:美好的年华,此处指一年的时光。
残:剩余,剩下。
朝:早晨。
云暂出:随云而出,形容早晨的升腾。
暮:傍晚。
鸟争还:鸟儿竞相归巢,形容傍晚的景象。
杳杳:幽深的样子。
青松壑:青翠的松树林和山谷。
两间:指人间和仙境,也可能指山林内外。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自白门归望定林有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难与疲惫,"蹇驴"指的是步履蹇涩的骡子,而"愁石路"则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崎岖和行走的艰辛。"余亦倦跻攀"则表明诗人自己也跟着骡子一样感到疲惫,步履不稳。
"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 这两句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不见道人久"表明诗人长时间没有遇到过往的同路人,而"忽然芳岁残"则是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芳岁"指的是美好的年华。
"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境。"朝随云暂出"形象地描述了早晨诗人随着浮动的云雾一起踏上旅程,而"暮与鸟争还"则是到了傍晚,诗人与归巢的鸟儿一同竞相返回。
"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和景物的描写。"杳杳青松壑"形容的是山谷中青翠的松树,而"知公在两间"则是诗人通过景物联想,知道他的朋友或知己就在那片绿色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人的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