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城 南 道 中 有 感 宋 /陆 游 行 李 萧 然 一 束 书 ,城 南 触 目 更 愁 予 。市 门 乞 食 僧 持 钵 ,关 路 哦 诗 客 跨 驴 。残 发 无 多 真 已 矣 ,名 山 未 去 独 何 欤 ?芒 鞋 可 卖 身 犹 健 ,红 树 青 霜 十 月 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愁予(chóu yǔ)的意思:愁予是一个表示担忧、忧虑的成语,意思是担忧自己的事情。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青霜(qīng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也比喻年老的人。
诗客(shī kè)的意思:指喜爱诗词的人,特指流连于山水之间,以写诗作画为乐的人。
市门(shì mén)的意思:指城门,也指城市。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束书(shù shū)的意思:指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约束在书本之中。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 翻译
- 我背着简单的书卷,走在城南,心中更加忧郁。
街头乞食的僧人手持饭碗,关隘路上的诗人骑着驴吟唱诗篇。
剩下的头发已经不多,人生已步入暮年,为何还不去名山游历呢?
虽然穿着破旧草鞋,身体还算健康,初秋时节,红叶与青霜映衬着十月初的景色。
- 注释
- 行李:随身携带的物品。
萧然:简陋、清冷。
束书:一捆书。
城南:城市南部。
触目:映入眼帘。
更愁予:使我更加忧愁。
市门:街市门口。
僧持钵:僧人手持饭碗乞食。
关路:关隘道路。
哦诗客:吟诗的旅人。
跨驴:骑着驴子。
残发:稀疏的头发。
无多:所剩无几。
真已矣:确实如此,指年老。
未去:还未前往。
独何欤:为什么呢。
芒鞋:破旧草鞋。
身犹健:身体依然健壮。
红树:红叶。
青霜:青色的霜。
十月初:初秋时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城南道中有感》,通过描绘诗人的行旅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行李萧然一束书”,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轻装简行,只有书籍相伴,流露出一种孤寂和清贫的气息。次句“城南触目更愁予”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城南景象时的愁绪,可能是因为眼前的贫困或对未来的忧虑。
第三句“市门乞食僧持钵”,通过描绘僧人手持乞食的钵盂,暗示了社会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也反映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第四句“关路哦诗客跨驴”,以“哦诗客”自比,表明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仍不忘吟咏诗歌,保持文人的风骨。
第五、六句“残发无多真已矣,名山未去独何欤”,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白发稀疏,不禁自问是否还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实现未竟之志。最后两句“芒鞋可买身犹健,红树青霜十月初”,以“芒鞋”象征简朴的生活,表达出诗人虽生活困顿但身体尚健,期待在初秋时节继续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叹,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陆游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