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趁雪前到,梅花犹恨迟。
僵雁依船宿,寒猿捧砚随。
吟单未须捲,重见是何时。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与梅花之间的微妙情感,以及诗人对僧人境遇的深切同情。首句“僧趁雪前到”,以雪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僧人的到来如同冬日里的一抹亮色,给寒冷的世界带来一丝温暖。接着,“梅花犹恨迟”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情感,表达其对僧人迟到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僧人独特气质的赞美。
“略谭残岁梦,便和早春诗。”这两句展现了僧人与诗人的对话场景,通过简短的交谈,既体现了僧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预示着新一年的希望与生机。这里的“残岁梦”与“早春诗”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对过去的回顾,后者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僵雁依船宿,寒猿捧砚随。”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僧人在旅途中的情景。雁与猿的形象,分别代表了孤独与忠诚,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象征了僧人内心的坚定与对自然的亲近。雁依船宿,寒猿捧砚,既是环境的描述,也是心境的投射,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吟单未须捲,重见是何时。”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孤独吟诵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相见的期待与不舍。这两句既是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感慨,也是对友情与相聚之难得的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与梅花、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与其的对话交流,展现了禅意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友情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