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本(cán běn)的意思: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物。
沉沦(chén lún)的意思:沉沦指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
辞要(cí yào)的意思:指言辞简练、扼要。
汉史(hàn shǐ)的意思:指中国历史的史书,也泛指中国历史。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旗亭(qí tíng)的意思:指人物才能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扫门(sǎo mén)的意思:指出门时扫除门前的雪、尘土等杂物,比喻清除障碍、准备迎接客人或重要事件。
唐诗(táng shī)的意思:指唐代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
亭传(tíng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传递快速,传播迅速。
循吏(xún lì)的意思:指忠诚、勤勉、廉洁的官员。
要路(yào lù)的意思:指掌握了某种技能或知识,能够成功地走上事业的道路。
艺圃(yì pǔ)的意思:指才华横溢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玉茗(yù míng)的意思:形容文雅的风范和高尚的品德。
终丧(zhōng sàng)的意思:彻底丧失、永远失去
要路津(yào lù jīn)的意思:指行路要谨慎小心,不可掉以轻心。
魏勃扫门(wèi bó sǎo m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家庭或组织中地位低下,没有权力或地位,甚至被人看不起。
- 鉴赏
这首诗以“汤遂昌显祖”为题,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汤遂昌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堂开玉茗老居贫,循吏应辞要路津”,以“玉茗”象征汤遂昌的高洁品质和不畏权贵的精神,即使在贫困中仍坚守正直,如同循吏一般,不应贪图高位,表达了对汤遂昌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赞美。
颔联“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通过典故对比,将汤遂昌与魏勃、苏翁等历史人物相联系,强调了汤遂昌虽有才华却选择隐退,不愿卷入世俗纷争,宁愿在艺术的园地里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风骨。
颈联“唐诗汉史争何事,草屦麻衣送此身”,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汤遂昌与唐诗汉史相提并论,表明他虽未参与历史的激烈竞争,但以草鞋布衣的形象,默默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其低调而深远的影响。
尾联“唱遍旗亭传四梦,紫箫残本已沉沦”,以“四梦”比喻汤遂昌的作品或思想影响,通过“旗亭”这一意象,描绘了其作品广为流传的情景,同时“紫箫残本已沉沦”则暗示了汤遂昌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作品依然在世间流传,具有永恒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汤遂昌生平与精神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丹青僧了本
虎头不复傅金粟,魏武之孙聊可续。
如何三昧画中王,解使天机照人目。
含毫不动先有情,万态了了随经营。
偶然得意洒春色,日辅月角须臾成。
精神还仗精神觅,笔下区区徒刻画。
故知巧匠盘礴时,万里丹青减容色。
君不见齐梁大士天所开,幼僧不许僧繇猜。
师今幸有印泥手,貌取当年黄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