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馀权倖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
- 注释
- 仇池: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徽县一带。
焦坑:可能指特定的茶叶产地或品种。
风味:指茶叶的口感和特色。
官焙:官方或朝廷指定的烘焙方式。
抗衡:相当,匹敌。
钻馀:指地位不高但受到特别恩宠的人。
权倖:有权势而侥幸的人。
亦及我:也包括我在内。
十辈:指很多代人。
公试烹:公开试尝煮茶。
- 翻译
- 在仇池的诗中我了解了焦坑
那里的风味官窑烘焙的茶可以与之匹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祁所作,名为《答周邦彦觅茶(其二)》。诗中通过对仇池、焦坑两地茶叶风味的描述,以及官府焙制的茶与民间烹饪的比较,展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深厚认识和个人品鉴。
"仇池诗里识焦坑"一句中,"仇池"指的是产茶之地,而"诗里识"则表明诗人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到了焦坑。焦坑,也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地区,两者的并列显示了作者对不同地方茶叶特性的关注。
接下来的"风味官焙可抗衡",进一步强调了茶叶不仅是饮品,更是可以通过官方制程(即官府焙制)来提升其价值和地位的文化载体。这里的"可抗衡"意味着民间烹饪与官府焙制在风味上难分伯仲,显示了作者对茶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认同。
第三句"钻馀权倖亦及我"中,"钻馀"意指深入研究,而"权倖"则是品鉴之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不仅是浅尝辄止,而是将自己也纳入到对茶的深入探究和品味之中。
最后一句"十辈遣前公试烹"则透露出作者对于茶文化传承的重视。"十辈"指的是长久的时间或者世代相传,"遣前公"意味着将这种传统技艺交付给先贤(或称前人),而"试烹"则是对这种技艺实践和传承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茶叶产地、品质、制作工艺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茶文化的高雅情趣和深厚素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丹山林秀才
燕台筑黄金,致士合隗始。
子留既期月,及归乃白士。
岂伊赋万言,不直一杯水。
提携古锦囊,尚诧骊珠比。
得非坐诗穷,憔悴至于此。
丈夫贵出世,卿相偶然尔。
昼绣岂必荣,韦布何足耻。
伪游淮阴缚,绐载晁错死。
所以贤达人,咄咄从黄绮。
丹山有源泉,清可以洗耳。
丹山有奇石,坚可以砺齿。
去去勿咨嗟,时止固应止。
兰溪叟
戎戎溪市暗,翳翳山云昏。
惊雷趣冻雨,顷刻如翻盆。
潦涨蛟蜃作,厓裂魑魅奔。游子亦?恍,舍棹投孤村。
及明浮霁色,步入兰江门。
烈风煽劫火,百室一二存。
忽逢病羸叟,呻吟行路难。
问之苦何疾,满体催租瘢。
千村尽荆杞,何以输王官。
嗟我择术闇,半生误儒冠。
济世虽有志,老去徒悲酸。
对此重恻怛,凛凛毛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