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身无著,人亡世却哀。
《王龟龄挽词》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王 龟 龄 挽 词 宋 /杨 万 里 佛 以 偏 师 胜 ,天 能 一 手 回 。横 空 立 万 仞 ,不 为 作 三 魁 。道 大 身 无 著 ,人 亡 世 却 哀 。溪 梅 那 解 事 ,寂 寞 为 谁 开 ?
- 翻译
- 佛用一支军队取胜,上天也能逆转局势。
他在万仞高空独立,不求成为顶尖人物。
大道广大,他自身无所执着,人的逝去世间却感到悲哀。
溪边的梅花又能理解什么呢,只在寂静中独自开放。
- 注释
- 佛:佛教中的智慧和力量。
偏师:一支小部队。
天:指上天或自然之力。
一手回:反转局面。
万仞:极高的山峰。
三魁:三个最顶尖的人物。
道大:大道无边。
身无著:不执着于个人得失。
世却哀:世间因此而感到悲伤。
溪梅:溪边的梅花。
解事:理解事物。
寂寞:孤独。
为谁开:为何而开放。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挽词》。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达观人生的哲学思考。
"佛以偏师胜,天能一手回。横空立万仞,不为作三魁。"
这两句借用佛教和道家修炼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掌控与超脱世俗。"佛以偏师胜"暗指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自我超越,而"天能一手回"则象征着宇宙间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横空立万仞"形容高远的境界,"不为作三魁"表明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与超越。
"道大身无著,人亡世却哀。"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道家的修炼理念,即通过修行达到身体与精神皆无牵挂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间红尘中人生苦短、无常变化的感慨。
"溪梅那解事,寂寞为谁开。"
末尾两句则是借景抒情,溪边的梅花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又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只能留下一份清冷与寂寞。这或许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也可能是对世间万象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越物欲、达观人生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