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才知(cái zhī)的意思:只有经历过某种事情或者亲身体验过某种情况,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或者意义。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烂开(làn kāi)的意思:
盛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争春馆》:“ 扬州 太守圃中有杏花数十畷,每至烂开,张大宴,一株令一倡倚其旁,立馆曰 争春 。” 宋 司马光 《早春寄景仁》诗:“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宋 杨万里 《初秋行圃》诗之二:“烂开梔子浑如雪,已熟来禽尚带花。”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乞恩(qǐ ēn)的意思:请求恩惠或宽恕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书云(shū yún)的意思:形容书籍极多,如云彩一样密集。
四大(sì dà)的意思:四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玉台(yù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升、地位显贵。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至日病初起(其二)》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对生活的感慨。首句“两度书云傍玉台”,暗示诗人曾因病卧床,书信传递如同云彩般飘向玉台(可能指代宫廷或远方亲友),表达了病中与外界的联系。次句“不才知幸乞恩回”,流露出诗人对于康复的感激之情,认为自己因病而得到他人关怀和恩惠。
第三句“梅花果解撩诗思”,以梅花的绽放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梅花在寒冬中傲然开放,象征坚韧与高洁,触动了他的诗情。然而,“弓影何须落酒杯”则借典故表达忧虑,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如弓影疑为暗箭,使得饮酒都变得小心翼翼。
“四大形骸从老去”,“四大”原指佛教中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这里借指人的身体,感叹岁月流逝,身体逐渐衰老。最后一句“眼前不独南枝早,未腊江桃也烂开”,以早开的南枝和未到腊月就烂开的江边桃花,形象地写出春天的到来,尽管诗人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但春天的气息已让他感到生命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病愈后的庆幸,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洞霄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群峰缭绕更相挹,五洞萦迂暗接连。
当日高崖曾虎伏,于今深穴有龙眠。
茂林葱郁曾鸣凤,邃宇清虚每聚仙。
地贮金丹藏箬下,芝翻白鼠走岩前。
宫随劫火虽灰矣,境异尘寰尚俨然。
稍待升平名遂后,便来居此结良缘。
题严公祠
挂席上桐庐,溪山似画图。
斯人不复见,吾道一何孤。
谁入非熊梦,真成失马徒。
清风端未泯,犹可激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