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尚 书 筵 中 咏 红 手 帕 唐 /徐 夤 鹤 绫 三 尺 晓 霞 浓 ,送 与 东 家 二 八 容 。罗 带 绣 裙 轻 好 系 ,藕 丝 红 缕 细 初 缝 。别 来 拭 泪 遮 桃 脸 ,行 去 包 香 坠 粉 胸 。无 事 把 将 缠 皓 腕 ,为 君 池 上 折 芙 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二八(èr bā)的意思:形容年龄轻,不懂事或幼稚。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皓腕(hào wàn)的意思:形容手臂皮肤白皙光滑,如玉一般。
鹤绫(hè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华丽而不俗气。
缕细(lǚ xì)的意思:详细、细致。
罗带(luó dài)的意思:指人们在言谈或行为中带有隐晦的意思,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暗示、比喻等方式来传达信息。
藕丝(ǒu sī)的意思:比喻关系密切,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拭泪(shì lèi)的意思:用手或衣袖擦去眼泪,表示悲伤或感动。
桃脸(táo liǎ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如桃子一样,多用来形容年轻女性的美丽面容。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 注释
- 鹤绫:一种精致的丝织品。
晓霞:早晨的霞光。
东家:邻居。
二八容:指女子十八九岁的美丽容貌。
罗带:丝绸腰带。
绣裙:绣花裙子。
藕丝红缕:比喻细致的丝线。
初缝:刚刚缝制。
桃脸:像桃花般娇嫩的脸颊。
粉胸:粉色的胸口。
皓腕:洁白的手腕。
池上:池塘边。
折芙蓉:摘取荷花。
- 翻译
- 清晨的朝霞映照在三尺长的鹤绫上,浓重如画,赠予邻家那位十八九岁的姑娘。
她轻轻系上罗带和绣裙,细密的藕丝红线刚刚缝制而成。
离别时,她用它擦拭泪水,遮掩桃花般的脸颊,行走时,它又包裹着香气,坠落在她的胸口。
平日里,她会将它缠绕在洁白的手腕上,只为了在池边为你采摘一朵芙蓉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女性细腻准备、送别的情景。开篇“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两句,通过对手帕质地和长度的描述,以及送给亲人(东家)的行为,展现了主人公细致入微的情感投入。接着,“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进一步描写了女性精心准备的衣物,既有装饰性的“罗带”,又有实用性的“藕丝红缕”,突出了她的手艺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间四句“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则转向了离别的情感表达。女性在别离之际以手帕拭泪,遮掩着那因不舍而泛红的脸颊,这种细腻的动作充满了柔情。此外,她还会将香气包裹在胸前,以此保持记忆。而“无事把将缠皓腕”一句,则是对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即便无其他事情,也要把玩着手腕间的装饰品,享受那份简单的乐趣。最后,“为君池上折芙蓉”则表达了为了心爱之人,愿意去池塘边采摘美丽的荷花(芙蓉),展示了一种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温柔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离别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其七
稚川师郑君,才及一卷书。
书大仅如箸,度世盖有馀。
想其所论说,妙极轩昊初。
内篇今虽存,亦复饱蠹鱼。
我欲探其原,蹇步空趑趄。
安得插两翅,从公游太虚。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二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
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
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
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
典奏入南宫,细书长石渠。
及其乞身归,旧业已丘墟。
衰疾或小间,力尚给荷锄。
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