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寒花(hán huā)的意思: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的花朵,比喻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顽强。
九边(jiǔ biān)的意思:指九个边,形容东西多而杂乱。
卢郎(lú láng)的意思:指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蛮触(mán chù)的意思:蛮横冒失地冲撞或碰触。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思妇(sī fù)的意思:指妇女对丈夫思念的心情。
台灯(tái d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照明的灯具。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絮絮(xù xù)的意思:形容说话啰嗦、细琐。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 鉴赏
这首诗《和性道人咏蟋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描绘蟋蟀的鸣叫与自然景象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的感慨。
首联“漫将作赋问卢郎,絮絮绵绵为底忙”,以轻松的口吻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卢郎为何如此忙碌,实则暗喻诗人自己面对纷扰世事的无奈与困惑。这里的“卢郎”可能是指卢照邻,唐代诗人,以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著称,此处借指能以文辞抒发情感的文人。
颔联“蛮触兵戈秋未半,池台灯火夜初长”,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虽是秋天还未过半,但战争的烽火已燃遍大地,池塘边的灯火在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暗示着人们在战乱中寻求一丝安宁的不易。
颈联“九边衰草征夫泪,八月寒花思妇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九边之地的衰败草木映衬着征人的泪水,八月的寒花开得凄凉,触动着思妇的心肠。这里不仅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也体现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尾联“争奈山河全不顾,西风吹冷半閒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诗人也无法完全摆脱对国家的牵挂,西风的寒冷似乎象征着国家的衰败,而“半閒堂”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避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深刻思考的复杂情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