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僧释德洪的《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恐缘差失念作日用偈八首》系列中的第四首。诗中蕴含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强调了每日的修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句话直接引用自禅宗典籍《楞严经》,意味着一天没有进行修行或劳动,就不应该进食。这体现了佛教中对生活与修行关系的深刻理解,即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通过日常的劳作来培养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谁其嗣之,我有遗则。”这里的“嗣”字,意为继承或传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谁能继承并实践这样的生活哲学呢?我留下这个准则,希望后人能够遵循。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修行理念的传承意愿,以及对后世的期许。
整首诗简洁有力,充满了禅宗的智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修行的机会,将生活与精神追求紧密结合,体现了佛教中“生活即修行”的核心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岫云寺壁
昨岁游招提,首春日明发。
登顿搴萝烟,徘徊倚石发。
谷神呈色相,山僧供笋蕨。
坐彼云外楼,远兴浩无竭。
是时花事未,新草渐薰馞。
松籁奏飒沓,岭云时出没。
谓当九夏炎,嘉荫应满樾。
因之畅吟怀,胜赏更清绝。
自我别净地,寒暑倏两越。
盾日正堪畏,说霖尚迟浡。
彭怒鸣终风,龟纹裂原垡。
逭暑应无地,闵雨常竟月。
乃知玉食人,不如饱粗粝。
后乐不多见,先忧曷有歇。
遥忆僧眠起,煨芋烧榾柮。
休夏兹其时,安禅面崒屼。
题诗寄岫云,身在岫云窟。
揽结林峦幽,渟注石泉活。
更呼潭底龙,一雨消炎暍。
设分宾主见,是谓话两橛。
《寄题岫云寺壁》【清·弘历】昨岁游招提,首春日明发。登顿搴萝烟,徘徊倚石发。谷神呈色相,山僧供笋蕨。坐彼云外楼,远兴浩无竭。是时花事未,新草渐薰馞。松籁奏飒沓,岭云时出没。谓当九夏炎,嘉荫应满樾。因之畅吟怀,胜赏更清绝。自我别净地,寒暑倏两越。盾日正堪畏,说霖尚迟浡。彭怒鸣终风,龟纹裂原垡。逭暑应无地,闵雨常竟月。乃知玉食人,不如饱粗粝。后乐不多见,先忧曷有歇。遥忆僧眠起,煨芋烧榾柮。休夏兹其时,安禅面崒屼。题诗寄岫云,身在岫云窟。揽结林峦幽,渟注石泉活。更呼潭底龙,一雨消炎暍。设分宾主见,是谓话两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467c66dc86c7f0777.html
悼亡女
东风射窗急,窗纸摵摵鸣。
畴昔窗中居,一去不闻声。
展转夜过半,揽衣步前楹。
宁知治缕夕,正此月华明。
耳目不堪触,更堪忆平生。
十年一梦短,伤哉父子情。
周身旧裙布,犹如新制成。
奈何修洁姿,大命偏早倾。
花缀故枝红,草回隔年青。
婉娈无复见,痛恨何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