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景 空 寺 兰 若 唐 /孟 浩 然 龙 象 经 行 处 ,山 腰 度 石 关 。屡 迷 青 嶂 合 ,时 爱 绿 萝 闲 。宴 息 花 林 下 ,高 谈 竹 屿 间 。寥 寥 隔 麈 事 ,疑 是 入 鸡 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石关(shí guān)的意思:指坚固的关隘或要塞。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宴息(yàn xī)的意思:停止宴会,结束酒宴
竹屿(zhú yǔ)的意思:指人才聚集、学问渊博的地方。
- 注释
- 龙象:比喻高大的人物或力量。
石关:险峻的山石关隘。
青嶂:青山中的重重叠嶂。
绿萝:一种常绿藤本植物,象征悠闲与自然。
宴息:休息、歇息。
竹屿:竹林中的小岛。
寥寥:稀疏、空旷。
鸡山:传说中的隐逸之地,比喻超脱尘世的所在。
- 翻译
- 龙象行走的地方,山路穿过石关。
常常迷失在青翠的峰峦之间,偶尔喜爱那悠闲的绿萝攀缘。
在花林中休息,高声谈论于竹屿之间。
这里寂静清幽,仿佛远离尘世纷扰,让人怀疑是否进入了仙境般的鸡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幽深的山中寺庙之旅的画面。开篇“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两句,以雄伟的山势和盘曲的道路,勾勒出一片隐秘而又神圣的空间。“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山中寺庙间徘徊,不仅迷恋于连绵不断的翠绿山峰,也享受着那里的幽静与闲适。
“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此地的悠然自得。他们或是在花林之下小憩,或是于竹林中与友人们进行着深入而高远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休息,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放松和升华。
最后,“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两句,以“寥寥”形容世间纷扰与寺庙之间的距离,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而“疑是入鸡山”则增添了一份超然物外的玄妙感。这里的“鸡山”可能并非实指某一山名,而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精神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土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葺门屋
林栖四壁空,百事从简易。
缺篱寒未补,幽户夜不闭。
东偏欲广屋,厚费敢轻议。
设关力可具,稚子请遂事。
呀然两竹扉,宁复志容驷。
西山正当前,浩荡纳空翠。
下临渔樵路,横锁风月地。
惟愁俗客来,剥啄惊午睡。
寄题张仲钦左司槃涧
剑溪之南有佳处,山灵尸之不轻付。
张公鼻祖晋司空,谈笑得地开窗户。
溪光如镜新拂拭,白云青嶂无朝暮。
伏几读书时举头,万象争陈陶谢句。
公今仙去有嗣子,关塞崎岖方叱驭。
山城何曾叹如斗,皦皦不受世俗污。
君不见伾文往者势如山,朝士几人无汗颜。
尊公遗事不须述,但看当时出处间。
寄成都籧道人
卖药锦城中,烧丹雪山麓。
石窦取鹅管,玉床收箭镞。
紫云晨覆鼎,白虹夜穿屋。
鬼神严厉守,沆瀣勤沐浴。
此士真可人,高简遗世俗。
江头十年别,颜色炯在目。
使来每寄声,喜我淡无欲。
灵剂何必多,分饷一黍足。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戏书
海东铜盆面五尺,中贮涧泉涵浅碧。
岂惟冷浸玉芙蕖,青青菖蒲络奇石。
长安火云行日车,此间暑气一点无。
纱幮竹簟睡正美,鼻端雷起惊僮奴。
觉来隐几日初午,碾就壑源分细乳。
却拈燥笔写新图,八幅冰绡瘦蛟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