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略徐既动,龙骖跃且鸣。
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
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层城(cé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墙高耸、层次分明。
禅室(chán shì)的意思:指用于修行禅定的房间或空间。
常住(cháng zhù)的意思:常年居住,不离开。
后尘(hòu chén)的意思:指在别人的身后受到影响或被比较。
嘉庆(jiā qìng)的意思:嘉庆指美好的庆祝或喜庆之事。
井邑(jǐng yì)的意思:井邑指井和邑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喻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生活的必需品。
旧宇(jiù yǔ)的意思:指古老的房屋或建筑物。
鞠躬(jū gōng)的意思:鞠躬是指低头弯腰向前屈身,表示敬意、谦虚或感谢。
阆风(láng fēng)的意思:指喧嚣、热闹的场面或气氛。
逦迤(lǐ yǐ)的意思:形容曲折、蜿蜒的样子。
龙骖(lóng cā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杰出非凡。
南京(nán jīng)的意思:指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超过其他地方,也可用来形容某地的繁华或繁忙程度。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气歇(qì xiē)的意思:指气息短促,呼吸不畅。
秋野(qiū yě)的意思:秋天的原野,指广阔的田野或草地。
石山(shí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固定不变或难以改变。
嵩岳(sōng yuè)的意思:指嵩山和岳阳两座名山,泛指山岳。
颂声(sòng shēng)的意思:指赞美、赞颂的声音。
台榭(tái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楼阁或宫殿。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心重(xīn zhò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心思沉重,不轻易表露出来。
游驾(yóu jià)的意思:指随意游玩,不受拘束和约束。
元天(yuán tiān)的意思:指天地初开、宇宙形成的时代。
这首诗描绘了昭明太子在钟山进行讲解时的壮丽景象及神圣氛围。诗中以嵩岳、南京等自然景观起笔,引出昭明太子的禅室之行,展现其精神追求的崇高与深邃。通过“金略”、“龙骖”的描绘,赋予了旅程以神话色彩,凸显了昭明太子的非凡身份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涂方后尘合,地迥前笳清”两句,不仅描绘了道路两旁尘埃汇聚、天地间一片宁静的景象,也暗喻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接着,“逦迤因台榭,参差憩羽旌”则展现了讲解现场的宏伟与庄重,昭明太子在高台之上,羽旗飘扬,与众人共享智慧的盛宴。
“高随阆风极,势与元天并”进一步强调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的深远影响,仿佛与天地同在,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高度。通过“气歇连松远,云升秋野平”,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融入其中,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播,如同秋日田野上的云朵,悠然自得,又充满生机。
最后,“徘徊临井邑,表里见淮瀛”描绘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一隅,而是辐射至更广阔的地方,体现了其思想的深远与广泛传播。通过“祈果尊常住,渴慧在无生”,诗人表达了对昭明太子智慧与道德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所追求的永恒真理的向往。
“暂留石山轨,欲知芳杜情”则暗示了昭明太子讲解活动的短暂性,但其影响却如同芳草般长久不衰,让人回味无穷。全诗以“鞠躬荷嘉庆,瞻道闻颂声”结束,表达了对昭明太子及其讲解活动的深深敬意与赞美,以及对智慧与道德的无限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