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
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
负晨妆、采芳人到。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晨妆(chén zhuāng)的意思:指早晨刚起床时的容貌,多用来形容人刚睡醒时的面容。
风帽(fēng mào)的意思:指风雨中的帽子,比喻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顾大局,对别人不负责任。
含露(hán lù)的意思:含有露水,形容清晨或秋夜中植物上的露水。
还好(hái hǎo)的意思:表示事情并不是很糟糕,还能接受或还能应付。
回来(huí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原状态;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回到原来的状态。
灵鹊(líng què)的意思:指善于观察、聪明敏锐的人。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恁时(nèn shí)的意思:指当时、那时的情况或状态。
浅白(qiǎn bái)的意思:指言辞或文字浅显易懂,不复杂或深奥。
深杯(shēn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喝得很少,形容喝酒不多或者不爱喝酒。
试花(shì huā)的意思:试图了解或探索某个事物的真相或内在意义。
疏凉(shū liáng)的意思:指凉爽、清凉。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双飞(shuāng fē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飞行,也可以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成功或失败。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野塘(yě tá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整或管理的水塘,比喻荒凉贫瘠的环境或状况。
这首《惜秋华·牵牛花》是清代词人沈岸登的作品,通过对牵牛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翠影疏凉”四字,形象地刻画出牵牛花在秋日早晨的清新姿态,仿佛含着露水的深杯,又如低垂的野塘,富有动态感。
“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一句,通过马儿的嘶鸣和行人的风帽,传递出旅途的疲惫与归心似箭的情绪。接下来,“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则暗示美好的梦境易逝,牵牛花的开放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
“秋晓。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描绘了清晨的朦胧雾气和蝉鸣声,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哀婉的氛围。词人接着写到灵鹊报喜,但牵牛花的生长并未因人的期待而停止,反而更加繁盛。
“浅白更青,残月恁时留照”描绘了牵牛花的颜色变化和月光的映照,展现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牵牛花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
最后,“思他帐底冰绸,问曲屏、试花还好”以拟人手法,想象牵牛花是否还在帐底的冰绸上绽放,询问它们是否还能承受霜寒。结句“谁拗。负晨妆、采芳人到”则以采花人的迟到,寓言时光匆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体来看,沈岸登的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牵牛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人生的无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
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登临倦了。
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
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
何应重过小驻,看红阑碧浪,眉影如扫。
潘鬓经秋,沈腰非故,应笑吟情渐杳。柔丝细袅。
是几度西风,几番残照。司马金城,剧怜憔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