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谱殊盛,唐相赋初工。
《和洪玉甫秘监荔枝三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福建的谱系特别繁盛,唐朝宰相的诗赋技艺初显功底。
无数的红霞凝聚如点,像三危山的露珠丛生。
他驱赶着芦苇如同驱赶乌鹊,把李子分给孩子,满足他们的渴望。
杜甫在西蜀吟咏时,樱桃正相继成熟,一片红色的景象。
- 注释
- 闽中:指福建省。
谱:家族世系。
殊盛:非常繁盛。
唐相:唐朝宰相。
赋:诗赋。
初工:刚刚精湛。
万点:无数点。
凝霞:凝聚的红霞。
赤:红色。
三危: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比喻露珠。
滴露丛:露珠聚集的丛生景象。
驱芦:驱赶芦苇。
乌鹊:乌鸦和喜鹊。
投李:分发李子。
饫:饱食,满足。
子美:杜甫的字,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
吟:吟诵。
西蜀:古代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樱桃先后红:樱桃成熟的季节,前后都呈现红色。
- 鉴赏
这首宋诗《和洪玉甫秘监荔枝三首(其二)》是苏籀所作,描绘了闽中地区荔枝的盛况。诗人以唐代宰相的赞誉开篇,强调荔枝的非凡品质。"万点凝霞赤"形象地描绘荔枝如朝霞般鲜艳,"三危滴露丛"则暗示其晶莹剔透,犹如露珠点缀。接下来,诗人通过"驱芦抵乌鹊,投李饫儿童",生动展现了荔枝吸引乌鹊和孩童的喜爱,营造出热闹的场景。最后,诗人提及杜甫在西蜀吟咏樱桃的情景,以樱桃的先后成熟来衬托荔枝的独特魅力,表达了对荔枝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既赞美了荔枝的色泽与美味,又借杜甫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内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荔枝这一南方佳果的深情厚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