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长安妓蔡娇》
《赠别长安妓蔡娇》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玳筵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渭城

更尽一杯须起舞,关河秋月不胜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彻宵(chè xiāo)的意思:彻夜不眠,整夜不休息。

玳筵(dài yán)的意思:形容宴会的盛大和豪华,也指美味佳肴。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渭城(wèi chéng)的意思:渭城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古城,成语中引申为遭受战乱、灾难等破坏的城市。

宵明(xiāo míng)的意思:宵夜不睡觉,通宵达旦。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鉴赏

这首诗《赠别长安妓蔡娇》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一场别离宴席上的深情与不舍。首句“玳筵银烛彻宵明”以华美的宴会场景开篇,通过“玳筵”和“银烛”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热烈的氛围,暗示了这场宴会的重要性和主人公情感的浓烈。接着,“白玉佳人唱渭城”一句,将主角蔡娇比作“白玉佳人”,不仅赞美了她的美貌,也暗示了她歌声的清丽脱俗,如同渭城之水,清澈悠扬。

“更尽一杯须起舞”则表达了在离别之际,人们借酒消愁,试图以舞蹈来掩饰内心的伤感,但即使如此,也无法完全摆脱那份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留恋。“关河秋月不胜情”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通过“关河”和“秋月”这两个意象,将离别的哀愁与季节的变换相结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离别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蔡娇深厚的情感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担忧,以及对特定人物深深的依恋。刘敞以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赠别诗充满了深沉的韵味和动人的力量。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寿诗

蔼蔼青松姿,重经甲子时。

严冬增秀色,湛露长孙枝。

冠盖临风集,壶觞泛月移。

共言歌大雅,寿考祝维祺。

(0)

山中辱陈方伯见贻诗扇手持久之扇敝骨存李生取之加白索书因为赋此

高人卧紫薇,贻我江南箑。

中有尺素书,元是陈琳笔。

珠玑入夜光,星斗当朝出。

出入在怀袖,清风自披拂。

华容易衰朽,劲节犹存骨。

有客称好奇,见之如拱璧。

问予乞取去,施白加圆洁。

如鸾皓其衣,如凤舒其翼。

持以过山亭,为我开沉郁。

索我临池书,问我长生术。

书罢望南山,南山光突兀。

(0)

登黎氏山楼·其二

苔径云泉松十寻,风回众壑自龙吟。

谢家群从多诗兴,苏岭高人发笑音。

树色夹城春雨暗,江光吞壁夕阳沉。

生涯卒岁浑疏豁,望逐金茎使不禁。

(0)

暮春病中述怀·其四

含香朝退每从容,一眺乾坤极汉封。

三辅地形通王气,五陵春色入边烽。

西南战檄何时息,吴楚军储此日供。

病忆罗浮尘梦里,断云睛挂海门松。

(0)

登湖口诸山

湖山回合处,吟眺旅怀清。

偶会高深趣,因知鱼鸟情。

江帆随雁过,岛树入云平。

明发自兹去,看山又几程。

(0)

送洪穆庵守信阳用前韵

千里芳尘骑欲飞,一麾出守别皇闱。

看花正爱青春好,剖竹宁论壮志非。

草树周南车下偃,风云蓟北客中违。

政成他日承宣对,应有民图写瘦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