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短篱(duǎn lí)的意思:指篱笆短小,比喻能力或学识浅薄。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趋时(qū shí)的意思:追随时代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小春(xiǎo chūn)的意思:指初春时节的温暖和煦的春天。
隐逸(yǐn yì)的意思:隐居避世,不与世俗接触的状态或行为。
真隐(zhēn yǐn)的意思:真实的隐藏或隐蔽
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 注释
- 西风:秋风。
旬馀:十多天。
黄花:黄色的菊花。
短篱:短篱笆。
底事:为什么。
重九日:重阳节。
小春时:早春时节。
栗里:栗里,陶渊明的故乡。
陶潜径:陶渊明的小路。
离骚:屈原的诗歌《离骚》。
屈子:对屈原的尊称。
趋时:迎合时俗。
真隐逸:真正的隐士。
尘世:世俗社会。
俗人:普通人。
- 翻译
- 秋风已经转向北方十多天,才看见黄色的菊花在短篱笆边灿烂绽放。
为什么不在重阳节开放呢?为何要在早春时节才展现自己的芬芳?
菊花的香气沿着陶渊明曾经走过的栗里小径传播,也融入了屈原《离骚》的诗句中。
它不愿迎合时俗,这真是个真正的隐士,怎能被世俗之人所了解。
-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意浓郁的图景,西风转向北方,时间已过重九日,黄花在短篱边才开始开放。这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有着深刻的感受,而他却选择不随波逐流,不愿意让心事外露。
陶潜和屈原的名字在这里被提及,他们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逸之士。陶渊明以其《饮酒》诗表达了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而屈原则是通过《离骚》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诗人借此传达出自己不愿意随波逐流,选择真实的隐逸生活,不为世俗所知。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享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冲突和抉择。通过菊花这般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世俗时的态度和内心世界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