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冬夜梅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首句“帘捲春寒月过中”,以“春寒”点明季节,暗示了冬末春初的时节特征,而“帘捲”则生动地描绘了窗帘轻轻拉开的动作,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轻柔。接着,“月过中”则点出时间,夜晚的月亮已经升至中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
第二句“琐窗风淡暗香浓”,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琐窗,指的是雕饰精美的窗户,这里不仅描绘了窗户的美丽,更通过“风淡”二字,渲染出一种柔和、清新的空气流动感。而“暗香浓”则直接点出了梅花的香气,虽然“暗”字强调了香气的微妙和不易察觉,但“浓”字又突显了香气的浓郁和持久,形成一种对比,使得香气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句“横枝半飐兰缸影”,描绘了一枝梅花在灯光下摇曳的情景。这里的“兰缸”指的是点燃的蜡烛或油灯,其光晕映照在梅枝上,使得梅枝在光影中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而“半飐”则形象地表现了梅枝随风轻轻摇摆的姿态,给人一种动态美。
最后一句“曾惹佳人绣唾绒”,则是对前文景象的升华。通过想象,诗人将这幅美丽的梅花图景与古代佳人的绣品联系起来,暗示了梅花之美不仅在于自然界的呈现,更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和艺术创作的灵感。这里的“佳人”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个与梅花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女性,通过这一联想,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和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不慕身后名但恋生前酒酒倾愁不来果是扫愁帚彭祖寿最多一去千载后邓通富铜山饿死复何有二子岂解饮秪知富与寿未若我达道得酒肯置口东风昨夜来摇荡庭前柳出门一长吁茫然但搔首
劬书析理义,读史窥成败。
我生未成名,亹亹岁月迈。
嗟我井底蛙,识见真狭隘。
跳踉尺寸间,岂知天壤大。
送萧用道长史之桂林
长风吹征衣,白日照穹颢。
朝辞金陵城,暮向桂林道。
之子富才华,天葩绚文藻。
选职王府官,辅佐拟师保。
鹤驾日侍随,嘉猷事论讨。
磐石固藩封,德化服夷䝤。
人生百年间,相知不在早。
既推学术尊,亦慕丰姿好。
岂期识颜面,遽别感怀抱。
每念眼惟青,自嗟首空皓。
丈夫志磊落,养气充浩浩。
愿言秉忠贞,荣名亦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