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邑中欲立周文襄公祠喜而赋此》
《闻邑中欲立周文襄公祠喜而赋此》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文襄化去其鱼,满地疲癃九死馀。

永某旧恩骄众鼠,宋公新术诳群狙。

空闻庙貌图君实,又恐人言子虚

愿见丹青挥泪,更将遗爱壁间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化去(huà qù)的意思:消除、消失、改变

挥泪(huī lèi)的意思:流泪挥手的意思,形容离别时伤感、痛苦。

旧恩(jiù ēn)的意思:指过去曾经受到的恩惠或帮助。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疲癃(pí lóng)的意思:形容疲劳虚弱,精神不振。

其鱼(qí yú)的意思:指别人的事物或成就与自己无关,与自己无关的事物或成就。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文襄(wén xiāng)的意思:指文学才能出众,才华横溢。

新术(xīn shù)的意思:指创新的方法或技术。

遗爱(yí ài)的意思:指因为爱而留下的情感、关怀或财物。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诗《闻邑中欲立周文襄公祠喜而赋此》表达了对周文襄公的怀念和对其德政的赞美。首句“文襄化去我其鱼”,以鱼比喻自己,表达对文襄公的敬仰,仿佛他已化身为引导者的鱼,引领人们前行。次句“满地疲癃九死馀”描绘了文襄公施政后社会状况的改善,百姓从困苦中得到解脱。

“永某旧恩骄众鼠,宋公新术诳群狙”两句,通过“旧恩”和“新术”赞扬文襄公过去的恩惠和当前的治理策略,暗示他的智慧能欺骗过狡猾的动物(如“群狙”),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空闻庙貌图君实,又恐人言赋子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襄公事迹的真实性的渴望,希望他的形象能在庙宇中被真实地描绘,而不是空洞的虚构。

最后两句“愿见丹青一挥泪,更将遗爱壁间书”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文襄公的深深怀念,希望看到他的生平事迹被永久铭记在丹青之上,让后人永远记住他的仁爱与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文襄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贤明政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清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

男儿三十分铜竹,多少功名到白头。

紫陌莺花故人牍,黄河风雨郡城楼。

欲将北海同樽酒,绕尽西山到卫州。

回首数峰苍翠在,几人能不忆林邱。

(0)

金缕曲

客里秋来矣!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

便演出六朝故事。

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

千载梦,去如水。沧桑过眼无人理。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

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萧奇士?

论风气原开西子。

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

胥郭外,怒涛起。

(0)

瑞龙吟.题《檗子填词》图,踵和清真韵

金阊路,应忆罢酒篱亭,暝烟笼树。

连宵秋遍芳塘,镜波尚照,云萍聚处。

枉凝伫,归向嫩凉庭院,绛河当户。

征鸿悄递瑶笺,发缄一笑,如闻俊语。

旋梦梅花下,满衣明月,邀君同舞。

从古画图溪山,词客如故。鹃红蝶绿,偷绣寒香句。

还遥想,金钗泥饮,琼箫征步。

卷里春来去,绿衫认取当年俊绪。休惜歌金缕。

期共谱、麋城重阳风雨,试听草际,万千虫絮。

(0)

一丝风.拟飞卿用其韵

眉语,腰舞,针子午,验情微。双凤枕,蕃锦,赤珠帏。

禁住凤孤飞,依依。休教红豆稀,抱枝归。

(0)

寄吉安顾太守天锡

百年交谊此何勤,骨肉谁教异姓分。

郡有残编存故老,野多荒草认空坟。

山头迥立千年表,峡口寒封十丈云。

从此思君应不忘,更披新刻见遗文。

(0)

孟春陪庙祀

阙角钟鸣寝殿开,羽旗鳞甲绣成堆。

班齐禁旅分行入,拜罢宫盘捧胙来。

九庙神灵同日降,四时霜露及春回。

庙街出外频翘首,一道笙歌绕地雷。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