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騣复织騣,制此头上巾。
百坡既已夥,一角亦非真。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合从(hé zòng)的意思:指人们合力从事同一件事情,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
既已(jì yǐ)的意思:已经,已经发生或完成。
九峰(jiǔ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峦叠嶂。
千春(qiān chūn)的意思:指人的青春年华。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上巾(shàng jīn)的意思:戴上头巾,表示即将开始工作或行动。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这首诗《观泉巾》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追求。诗中的“织騣复织騣”开篇即以织物为引,寓意着诗人精心制作的“头上巾”,这不仅仅是一件日常用品,更承载着诗人的精神寄托和审美情趣。
“有名合从我,我是观泉人。”诗人自称为“观泉人”,表明他对于泉水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这里的“名”可能指的是与泉水相关的某种名声或传说,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与泉水相契合的身份认同,表达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无缨不须濯,山中况无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认为无需刻意去清洗头巾上的灰尘,因为山中的环境本身就纯净无尘。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希望远离世俗纷扰,过一种简朴而纯粹的生活。
“百坡既已夥,一角亦非真。”“百坡”与“一角”形成对比,一方面强调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则指出即便是最不起眼的一角,也可能隐藏着真实的美。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美的广泛接纳。
“萧萧九峰雨,秋风送凉新。”描绘了秋雨绵绵、山峰笼罩在雨雾之中的景象,以及秋风吹来带来的清新凉意。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吾自爱吾物,悠然梦千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所创造之物(即“头上巾”)的珍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这里的“千春”并非实指千年,而是象征着长久的岁月和无限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邵宝对于自然之美、生活之趣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