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凤城(fèng chéng)的意思:指繁华富庶的城市,也可比喻美好的家乡或人杰地灵的地方。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好在(hǎo zài)的意思:幸亏;庆幸;值得庆幸的是。
交态(jiāo tà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或表现。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寥落(liáo luò)的意思:形容稀少、空旷、荒凉。
令才(lìng cái)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有出色的才能。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气动(qì dòng)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敏捷。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行边(xíng biān)的意思:行走在边缘的位置或状态
雄文(xióng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文章内容雄壮豪迈,气势磅礴。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右军(yòu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右翼的军队或部队。
真气(zhēn qì)的意思:
(1).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唐 王维 《贺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危,僵仆无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气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指刚正之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胸中既无真气蟠,笔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吴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肃 评:“缠绵呜咽,全是一团真气。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为佳。”
(3).特指帝王的气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秦王 时在座,真气动户牖。”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燕市悲歌(yàn shì bēi gē)的意思:形容战乱时期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痛苦不堪。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的《送文文学读书虎丘之梅花楼(其二)》。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通过描绘壮志未酬的汉廷景象与悲歌离别的燕市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离别的哀愁。
首联“汉廷寥落滞雄文,燕市悲歌忽送君”,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壮志未酬、英雄失路的氛围,将友人即将离别的情景置于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暗示了友人可能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接着,“燕市悲歌”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伤情绪,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
颔联“调里寒光回夜雪,行边真气动秋云”,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友人的才华与气质。寒光回夜雪象征着友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坚韧与光芒,而真气动秋云则展现了其内在的真挚情感与高洁品质,仿佛秋日的云层被友人的精神所触动,更加显得深沉而富有内涵。
颈联“巨源交态疑中散,山令才名视右军”,这里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赞美友人的交情深厚、才华横溢。将友人比作古代的隐士或文人,暗示其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更有着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尾联“江阁梅花应好在,可能吟向凤城闻”,以想象中的美好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想象友人在远离尘嚣的江阁旁,欣赏着盛开的梅花,吟唱着诗歌,其音或许能传至繁华的京城,寓意着友人的才华与名声将广为人知,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才华和理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送别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
枝南枝北玉初匀,夜半颠风卷作尘。
春梦都无三日好,一冬忙杀探梅人。
两木
绿橘生西山,得自髯翁家。
云此接活根,是岁当著花。
俛仰乃十霜,垂蠹纷相遮。
芳意竟寂莫,枯枝谩槎牙。
风土谅非宜,翁言岂予夸。
会令返故山,高深谢污邪。
石液滋旧根,山英擢新葩。
黄团挂霜实,大如崆峒瓜。
当有四老人,来驻七香车。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二首
择对鸣珂里,宜家驷马门。
肃雍成孝敬,燕喜助平反。
阅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松风摇草露,愁绝后堂萱。
送洪景卢内翰使虏
金章玉色照离亭,战伐和亲决此行。
国有威灵双节重,家传忠义一身轻。
平生海内文场伯,今日胸中武库兵。
万里往来公有相,淮濆阴德贯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