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端坐(duān zuò)的意思:坐得端正、不动,形容态度庄重、端庄。
枫桥(fēng qiáo)的意思:指友谊深厚、情意浓重的桥梁。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
火后(huǒ hòu)的意思:指火灾过后,一片狼藉的景象,也比喻战争或灾难过后的残垣断壁。
郡邑(jùn yì)的意思:指郡县城市,泛指地方行政区域。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时议(shí yì)的意思:时代的议论或评价。
永宵(yǒng xiāo)的意思:永夜不分昼夜,指时间长久、持久不变。
忧端(yōu duān)的意思:指忧虑和危险的事情。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岳牧(yuè mù)的意思:指人才卓越,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统帅能力。
- 鉴赏
此诗《寄王苏州》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描绘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岳牧今逾重”以“岳牧”比喻国家的重负,点明当前国家面临的严峻形势。接着“忧端坐永宵”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忧虑而彻夜难眠的情景,表现了其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岁侵疲郡邑,时议到渔樵。”描述了连年战乱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连渔夫和樵夫都参与到了对时局的议论中,侧面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云暗青山路,江喧白日潮。”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动荡的氛围,暗喻战乱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同时也象征着人心的动荡。
“伤心兵火后,几度望枫桥。”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后家园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深深哀伤,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其中,“枫桥”作为江南水乡的标志性建筑,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社会现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和平的强烈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