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舍已云远,问程犹向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汴 路 水 驿 唐 /王 建 晚 泊 水 边 驿 ,柳 塘 初 起 风 。蛙 鸣 蒲 叶 下 ,鱼 入 稻 花 中 。去 舍 已 云 远 ,问 程 犹 向 东 。近 来 多 怨 别 ,不 与 少 年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驿(biān yì)的意思:边境的驿站,比喻边远地方的官署或驿站。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初起(chū qǐ)的意思:刚开始形成或出现。
稻花(dào huā)的意思:稻花是指稻穗上的花朵,也可以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象或者幸福的生活。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柳塘(liǔ táng)的意思:柳塘是指柳树丛生的池塘,比喻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
起风(qǐ fēng)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者事物出现迹象,暗示即将发生一些变化或者问题。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蛙鸣(wā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小、无人注意或无足轻重。
- 注释
- 晚泊:夜晚停泊。
水边驿:靠近水边的驿站。
柳塘:长满柳树的池塘。
初起风:刚刚开始刮风。
蛙鸣:青蛙叫。
蒲叶:蒲草的叶子。
鱼入:鱼游进去。
稻花中:稻花丛中。
去舍:离开的住处。
已云远:已经很远了。
问程:询问路程。
犹向东:还需要向东走。
近来:最近。
多怨别:多有离别的愁怨。
不与:和...不同。
少年同:年轻时的感受。
- 翻译
- 夜晚停泊在水边驿站,柳树环绕的池塘刚开始起风。
青蛙在蒲草叶子下鸣叫,鱼儿游入稻花丛中。
离开的居所已经很遥远,询问路程发现还要继续向东。
最近常有离别的愁怨,这感受与年轻时大不相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傍晚时分停泊于水边驿站的景象。开篇“晚泊水边驿,柳塘初起风”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稍带萧瑟的氛围,通过晚风的吹拂和柳树的摇曳,传达了诗人停留在水边驿站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两句,则以蛙声和鱼跃作为背景音响,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感。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世界,“去舍已云远,问程犹向东”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与追寻。这里的“去舍”指的是离开的居所,通过“云远”二字,可见离别之深远;“问程”则是询问道路,“犹向东”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种执着或是不肯放弃的追求。
最后两句“近来多怨别,不与少年同”,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友情或亲情淡漠的哀伤。这里的“近来”指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多怨别”表达了诗人的不满和悲痛;“不与少年同”则可能是因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隔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怀旧,以及对于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