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咏笔》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毓瑞所作,通过“孟坚投笔”这一典故,巧妙地将笔与人相联系,表达了对笔的赞美和对人才的期待。
首句“孟坚投笔好男儿”,借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弃笔从戎的故事,赞扬了那些既能文又能武、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这里的“投笔”不仅指放弃文职,更象征着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
次句“阵扫千军意在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的力量。它意味着,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或困难,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就能像扫除千军万马一样,克服一切障碍,实现目标。这里不仅赞美了笔作为书写工具的威力,也暗喻了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即能够以智慧和勇气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后两句“孤负管城蜷伏久,部君脱颖在何时”,则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人才最终能够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期待。其中,“管城”是古代对笔的别称,此处用来比喻被埋没的人才;“部君”可能是指那些尚未崭露头角的潜在人才;“脱颖”则是比喻人才在适当的时机和环境下,能够像剑出鞘一样,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笔”的赞美,巧妙地隐喻了对人才的颂扬和期待,以及对社会应当重视和发掘人才的呼吁。诗中充满了对个人才能的尊重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湘西道林寺用沈传师韵
赐还殊无功可论,放逐复向山前奔。
道人眸子炯如故,邀我累日游祗园。
御书新閤插霄汉,祝融严拱世所尊。
恍然身世脱尘垢,矫若鸿鹄辞笼樊。
是时秋老雨脚断,晴光万里凌朝昏。
北辰直下望天阙,纷纷郁郁卿云屯。
綵衣兰膳奉颜色,想见协气还闺门。
雁飞不到竟何许,日冀□□除瘢痕。
四年之中两到此,易摇难立怜孤根。
方寸倏忽丛百感,湘源白鹤空盈樽。
道人顾我亦无语,但指幡从风际翻。
由来否泰反其类,况逢主圣同羲轩。
而今而后戒覆辙,长记崇宁初纪元。
次韵世美冬夜见怀
君家儒学频公侯,岂知孔孟穷于邹。
他年事业知未艾,诜诜孙子多清流。
红莲上客更超诣,劲节耻与今人俦。
自言名宦亦何有,回看家法长包羞。
芜城岁月已波逝,朅来文会消吾忧。
青天白日有崔子,亦许交臂闻嘉谋。
人生南北那可必,合散倏忽春云浮。
会须着鞭入圣域,无使后悔空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