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在山阳之地遇到已故友人蔡艮若的生日,所感而作。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夭寿各归尽”,点出生命终归于消逝的主题,暗示了友人蔡艮若的生命已经终结。接着“三年悲亦衰”一句,描述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哀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的过程,体现了情感的复杂变化。
“胡然既死后,转忆始生时”,这两句转折,从对逝者的哀悼转向对生前回忆的追思,表达了对友人生前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感叹,即使在友人去世后,反而更加怀念其生前的点滴。
“寡过我何赖,多才人未知”两句,诗人自谦自己虽无过多过错,但友人却才华横溢,未为人知,流露出对友人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
最后,“山阳今有作,不为笛声吹”一句,以山阳之地的音乐活动反衬友人已不在世的事实,表达了对友人无法再参与这些活动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转折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友人生前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遗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友图为杨学士题
苍山岁寒冰雪深,草木摇落惟枯林。
黄鹂无声幽谷冻,谁歌伐木求知音。
青牛老翁罗浮仙,此君心同铁石坚。
千岩万壑岚烟灭,直向山中傲冰雪。
夜半篝灯寻茯苓,还将锦瑟邀湘灵。
天寒翠袖酒力重,参横月落风泠泠。
觉来陡觉西湖晓,暗香春动苔枝袅。
青鸾飞下五龙吟,孤山千尺茆斋小。
自起开笼放鹤来,水光山色静依依。
高楼萧瑟华阳远,短棹平安剡曲归。
平生不解趋炎热,劲节芳心共高洁。
图画流传学士家,华堂一见真奇绝。
白鹇图
白鹤缟衣而炫裳,白鹇身玄羽如霜。
斑斑素饰映红颊,一足翘跂莓苔苍。
黄赤葵开花照林,总有向日之丹心。
山深绝无罗网入,山禽幽栖谢羁执。
饮啄飞鸣得自由,风泠泠兮山木秋。
萧郎赋感会稽遇,李白诗就黄山求。
瑶池水暖蟠桃熟,阿母红颜双鬓绿。
阆风台榭月高低,夜深曾伴青鸾宿。
高帝昔坐未央宫,南越走献双雕笼。
圣明四海皆宁一,嘉祥迭应无虚日。
题徐训导廷献魁山旧隐
人品如瞻斗,山名合应魁。
地灵知孕秀,天赋肯淹才。
笔阵惊同列,文光烛上台。
高攀蟾窟桂,勇跃禹门雷。
已作鹍鹏化,空令猿鹤猜。
经横芹泮静,琴弄杏花开。
宦志云霄待,乡心岁月催。
黄残松径菊,绿遍石田苔。
若便寻归驾,移文恐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