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龙潭》
《游龙潭》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百念轻冰已着汤,解缨何必沧浪

欲收一滴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念(bǎi niàn)的意思:指心思、念头、意念等多种想法。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轻冰(qīng bīng)的意思:轻薄而脆弱的冰,比喻事物脆弱易碎或情况危险。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潭水(tán shuǐ)的意思:比喻深不可测的水域或事物。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作人(zuò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翻译
所有的忧虑如同冰块投入热汤,解下束缚何必还要到沧浪河洗涤。
想把一滴寒冷的潭水收藏,让它化为人间无尽的清凉。
注释
百念:种种忧虑。
轻冰:比喻内心的困扰或忧虑。
着汤:投入热汤中,象征烦恼得到化解。
解缨:解下帽子上的带子,比喻摆脱束缚。
濯沧浪:在沧浪河中洗涤,象征净化心灵。
寒潭水:寒冷的潭水,象征清凉和宁静。
散作:分散成。
人间无尽凉:人间的无尽清凉,寓意广大的帮助或慰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游龙潭》。从这短短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景观中所体验到的哲理和情感。

"百念轻冰已着汤"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变化,如同冰雪初融,沉重的心思变得轻松起来。这里的“百念”指的是各种复杂的情感和烦恼,而“轻冰”则是比喻,这些负担在某种情况下逐渐消融。

"解缨何必濯沧浪"这句话,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系带与奔腾的河水,表达了一个观点:很多问题或烦恼,在面对更为宏大的自然景象时,变得不那么重要。"解缨"指的是解开束缚,而“濯沧浪”则是比喻,意在强调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过度纠结。

接着的两句"欲收一滴寒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向往。他希望能够捕捉到那清冽泉水的一部分,将这份清凉传递给世间,使之成为一种永恒和普遍的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烦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即事君子堂·其四

枝头尚有烂黄梅,次第荷花白者开。

庭雀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又飞回。

(0)

曲肱诗·其十七

我有随身一颗珠,见时似有觅时无。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射寒光满太虚。

(0)

早秋

云来云去状秋阴,细雨笼晴夕照沉。

半夜月明千籁静,一声猿叫万山深。

(0)

安仁县问宿

幕燕翻雷天作云,一声归鸟万林昏。

荒城寂寞无堪酒,灯下支颐雨打门。

(0)

拟古·其十三

余闻灵凤胶,可以续继弦。

又闻返魂香,招魂以其烟。

因念三季时,人为世态迁。

迁之不自觉,纯信成险艰。

中含妒与忌,外即怡温颜。

覆人如覆舟,先示其甘言。

中夜蹈虎尾,雾海生波澜。

投彼机会时,倾亡果忽然。

愿得灵凤胶,续之于仁贤。

愿得返魂香,返其淳化源。

免令古乐府,高歌行路难。

(0)

寄攀郎中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

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