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居 正 四 月 牡 丹 宋 /黄 庶 四 月 残 红 日 日 稀 ,平 阳 园 槛 正 芳 菲 。春 知 东 馆 酣 宾 客 ,应 是 阳 和 未 放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残红(cán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后剩下的红色部分,比喻某事物或某种情感的残余部分。
东馆(dōng guǎn)的意思:东馆是一个古代成语,指的是东方的宫殿或官署。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平阳(píng yáng)的意思:平安,安定,没有战乱或骚乱。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 翻译
- 四月里的花朵日渐稀疏
平阳园中的栏杆周围花儿盛开
- 注释
- 四月:指春季的第四个月份,即农历四月。
残红:凋零的花朵。
日日稀:每天逐渐减少。
平阳园:古代地名,此处泛指园林。
槛:栏杆。
正芳菲:正值花朵盛开的时候。
春知:春天知道。
东馆:东边的客舍,借指宾客居所。
酣宾客:让宾客畅饮尽欢。
阳和:温暖的阳光和煦之气。
未放归:尚未让春天离去。
- 鉴赏
这首宋朝黄庶的《次韵居正四月牡丹》描绘了四月间牡丹花逐渐凋零,阳光稀疏的景象。"四月残红日日稀"一句,以"残红"形容牡丹花瓣凋落,"日日稀"则表现出春光渐逝的无奈。"平阳园槛正芳菲"则点出牡丹盛开的地点,平阳园中的栏槛周围弥漫着浓郁的花香。
接下来的两句"春知东馆酣宾客,应是阳和未放归"富有深意,"春知"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天知道东馆中宾客畅饮欢宴,不愿离去。"阳和"象征温暖的春阳,"未放归"暗示春天尚未完全结束,牡丹仍想留住春天的脚步。整首诗通过牡丹的凋零和春光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冯生所藏倭王锦袍歌
冯生示我倭锦袍,腥风凛凛寒发毛。
天吴紫凤恍惚是,水底鲛人亲自缫。
倭王昔日乘潮入,箕子城头鬼夜泣。
道旁瓦砾青珊瑚,茫茫衰草人膏湿。
休徒暂住釜山坞,帐下健儿弄余武。
鼎烹壮士似孤雏,槊挂婴儿作旋舞。
何人东征拥貔貅,前茅初度辽海头。
咄哉奉使竟不效,抱头窜却临淮侯。
军中谁复探虎穴,猛士如云皆缩舌。
冯生奋髯决独往,丈夫生计三尺铁。
当时清正酋中雄,偏师坐拥千旗红。
葛巾直往恣谈笑,一言未毕意已通。
夷国亦有天,夷人亦有心。
对君指心与君语,戴天愿如沧海深。
临别殷勤重回首,西望长途酹杯酒。
征袍自解锦云鲜,赠君刚及西风后。
归来朝事一番变,讳却和戎尽言战。
征夫羽箭各垂腰,东南转饷车遥遥。
兵连海外不可解,从此司农心计劳。
冯生趣驾归田去,尽铸腰镰作农具。
只今蹩蹩长安尘,姓名不上论功疏。
茅斋夜静闻寒柝,听君话旧灯花落。
君不见钱将军,夜半提师斫阵云。
功高不赏人所惜,鼠牙雀角何纷纷。
世上难凭伸与屈,劝君且尽杯中物。
《观冯生所藏倭王锦袍歌》【明·王志坚】冯生示我倭锦袍,腥风凛凛寒发毛。天吴紫凤恍惚是,水底鲛人亲自缫。倭王昔日乘潮入,箕子城头鬼夜泣。道旁瓦砾青珊瑚,茫茫衰草人膏湿。休徒暂住釜山坞,帐下健儿弄余武。鼎烹壮士似孤雏,槊挂婴儿作旋舞。何人东征拥貔貅,前茅初度辽海头。咄哉奉使竟不效,抱头窜却临淮侯。军中谁复探虎穴,猛士如云皆缩舌。冯生奋髯决独往,丈夫生计三尺铁。当时清正酋中雄,偏师坐拥千旗红。葛巾直往恣谈笑,一言未毕意已通。夷国亦有天,夷人亦有心。对君指心与君语,戴天愿如沧海深。临别殷勤重回首,西望长途酹杯酒。征袍自解锦云鲜,赠君刚及西风后。归来朝事一番变,讳却和戎尽言战。征夫羽箭各垂腰,东南转饷车遥遥。兵连海外不可解,从此司农心计劳。冯生趣驾归田去,尽铸腰镰作农具。只今蹩蹩长安尘,姓名不上论功疏。茅斋夜静闻寒柝,听君话旧灯花落。君不见钱将军,夜半提师斫阵云。功高不赏人所惜,鼠牙雀角何纷纷。世上难凭伸与屈,劝君且尽杯中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2367c6eda0a002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