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好仍当户,溪深别作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长龙(chá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排成长长的队伍,有时也用于形容事物的连续或持续不断。
当户(dàng hù)的意思:指处于某种境地或地位的人,代表某个群体或组织的人。
芳径(fāng jìng)的意思:指美丽的小道或小径。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归卧(guī wò)的意思:归还、归宿
龙孙(lóng sūn)的意思:指有出类拔萃的子孙,也可用来形容有才华出众的后代。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薇省(wēi shěng)的意思:薇省指的是对事物进行深思熟虑、仔细思考的意思。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言辞(yán cí)的意思:指言语的表达方式,言辞之间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郢门(yǐng mén)的意思:指人们在面临困境时,往往因为缺乏勇气或决心而不敢进一步迈出步伐,导致无法突破困境。
紫薇(zǐ wēi)的意思:指天子、帝王。
梅花村(méi huā cūn)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环境荒凉贫瘠,人烟稀少。
紫薇省(zǐ wēi shěng)的意思:紫薇省指的是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自动放弃自己的意愿或权益,默默忍受或退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风雨、扁舟、紫薇省、梅花村、山、溪、竹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与向往。
首句“风雨潇潇暮”,以风雨潇潇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离别官场、回归自然的背景。接着,“扁舟下郢门”一句,以扁舟缓缓驶向郢门,象征着诗人从繁华的官场中抽身,踏上归隐之路,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言辞紫薇省,归卧梅花村”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与归隐的目的。紫薇省是古代官署名,此处借指官场,诗人辞官归隐,选择在梅花村安顿下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梅花村的选取,不仅因为梅花的高洁与清雅,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高远与淡泊。
“山好仍当户,溪深别作源”描绘了诗人归隐后所居环境的美好。山峦环绕,溪流潺潺,这一切都成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背景,让人心生向往。山好当户,意味着居住地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溪深别作源,则暗示了水源丰富,生活无忧。
最后,“不知芳径竹,几处长龙孙”以竹林中的小径和竹笋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期待。竹子不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也预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萌发。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归隐之后,他依然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它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归隐之旅,更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今岁试士竟置酒起文堂延主司且作诗送之
吾州俗近古,他邦那得如。
饮食犹俎豆,佣贩皆诗书。
今年属宾兴,诏下喧里闾。
白袍五千人,崛起塞路衢。
入门坐试席,正冠曳长裾。
谈经慕康成,对策拟仲舒。
吟诗必二雅,作赋规三都。
传闻选主司,考阅须鸿儒。
果然提权衡,未尝谬锱铢。
得者固惊喜,失者亦欢呼。
乡党为叹息,是事盖久无。
老守蒙此声,增重西南隅。
何以为子谢,举觞挽行车。
少留尽一醉,归驾且勿驱。
再用韵酬陈秘校来诗有击楫清中原之志故中间多及之
海中老蜃嘘楼阁,局促鶢鶋鲁东泊。
忍能杯视九云梦,戢戢鱼头沸相灂。
涛江亭东识君面,再见白也大鹏作。
雄辞已褫壮士气,穷发天骄堪面缚。
我家荆楚起孤剑,奋身多自青油幕。
南迁闽峤已三世,土风正坐儒冠错。
尚当拂磨十丈崖,刻颂欲将文字托。
今君精悍喜谈兵,指画鱼丽分鹳鹤。
会当平敌走行在,金印皇皇看手攫。
不应从我学诗句,格律牵缠纷纆索。
世间冷暖逐处所,火井自温冰井涸。
论诗说剑亦奇事,愧乏三杯浇索寞。
誓将并敌起三关,不作群狐猜镇恶。
齐纨鲁缟我山东,指日戎车会于泺。
《再用韵酬陈秘校来诗有击楫清中原之志故中间多及之》【宋·敖陶孙】海中老蜃嘘楼阁,局促鶢鶋鲁东泊。忍能杯视九云梦,戢戢鱼头沸相灂。涛江亭东识君面,再见白也大鹏作。雄辞已褫壮士气,穷发天骄堪面缚。我家荆楚起孤剑,奋身多自青油幕。南迁闽峤已三世,土风正坐儒冠错。尚当拂磨十丈崖,刻颂欲将文字托。今君精悍喜谈兵,指画鱼丽分鹳鹤。会当平敌走行在,金印皇皇看手攫。不应从我学诗句,格律牵缠纷纆索。世间冷暖逐处所,火井自温冰井涸。论诗说剑亦奇事,愧乏三杯浇索寞。誓将并敌起三关,不作群狐猜镇恶。齐纨鲁缟我山东,指日戎车会于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7667c6782f94c78288.html
和金兄
大学融智门,至善在所止。
明德与新民,贯通无异理。
万折水必东,千古吾晦翁。
考亭追杏坛,犹存舞雩风。
昔者学易堂,粤山宽閒野。
此道闻而知,笃信无虚假。
尚有刘静春,至理共乐循。
我登二老门,天方寿斯文。
服膺善恐失,适正杜邪曲。
当时片言下,问道不隔宿。
学易堂已空,谁与鞭凡庸。
静春正耆庞,抠衣尽从容。
襟谊子崇笃,远来顾茕独。
作诗念清新,愧我言腐熟。
四海皆弟兄,尚友惟辅仁。
春草正碧色,话别同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