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威德方丈桂著花长官赵两山相过》
《威德方丈桂著花长官赵两山相过》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举子时节,秋庭桂子春。

分餐菊伴,来款种花人。

密影窥檐小,繁英趁月新。

发硎盘错外,树下看修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发硎(fā xíng)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发展,还未成熟。

繁英(fán y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盛、兴旺的样子。

分餐(fēn cān)的意思:分开吃饭,指争吵或矛盾激化到不愿再一起共事或共同生活的程度。

桂子(guì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众、优秀,像桂子一样香甜美好。

举子(jǔ zǐ)的意思:指选拔人才或推荐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盘错(pán cuò)的意思:指把事情本来的轨道或顺序搞错了。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庭院中桂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与友人的相聚之乐。首句“举子忙时节”点明了季节背景,暗示了忙碌的学习氛围,与后文的悠闲形成对比。接着“秋庭桂子春”一句,以“春”字形容秋日的桂花,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突出了桂花的生机与美丽。

“暂分餐菊伴,来款种花人”两句,通过“餐菊”和“种花”这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轻松愉快氛围。餐菊可能是指以菊花为食,或是借指赏菊,而“种花人”则直接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

“密影窥檐小,繁英趁月新”描绘了夜晚桂花在月光下的美景,密密的树影与繁盛的花朵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里运用了“窥”和“趁”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桂花与月光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发硎盘错外,树下看修轮”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赏花后的感受或活动。这里的“发硎”可能指的是磨刀石,比喻事物经过精心准备或处理;“盘错”则可能形容事物复杂交错,这里可能是指桂花的枝叶交织,也可能是对赏花后内心情感的复杂描述。“树下看修轮”,可能是在树下观赏月亮,或是对月亮的比喻,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圆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桂花盛开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二十八

玉音昭懿行,彤管列闳休。

今日归陵寝,何年返玉楼。

圣心方尽孝,鸾驭竟难留。

陵树西风里,千秋万古愁。

(0)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十二演师西斋

不见竹间僧,但闻花外磬。

敲槛出鱼游,巢檐知鸟性。

云蒸坐禅石,露湿行道径。

夜寂一灯残,山月来破暝。

(0)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

琳宫杂蛙黾,颇厌鼓吹喧。

既久少人事,却爱幽居偏。

南轩有奇趣,云峰可当山。

一雨溪水涨,稍稍鱼鸟还。

我亦乐其乐,可为静者言。

(0)

尚书右丞侯公云溪图

朝游云溪上,暮游云溪下。

不如云溪云,去作人间雨。

流水赴大壑,白云思故山。

何时溪上人,心与归云闲。

黄公山下云溪路,十里溪光照云树。

溪流沥沥读书声,想见先生旧游处。

溪上老僧今白头,尺书招我归来休。

圯上方传黄石略,山中未暇赤松游。

我公昔年提孤军,旌旂绛天张鱼鳞。

鲸鲵沸天海水浑,骂贼嚼齿欲透龂。

旄倪十万寄一身,咸阳白骨回青春。

九重叹息天为颦,殿前论事气益振。

沧海未全归禹贡,山东且愿变齐民。

匣内宝书金屈戌,腰间瑞节玉麒麟。

卫国锦衣归故里,代公黑发更慈亲。

他年钟鼎书元勋,二十四考中书君。

整顿乾坤济时了,飘然却返云溪云。

(0)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六

驾牛函谷关,跨鹿涡水曲。

相期无翼飞,岂不贤尊足。

他年东坡翁,一衲归玉局。

相哀老不死,分我一寸烛。

千年暗室中,一旦得朝旭。

(0)

送李按察十首·其八

君侯下车日,百城风凛如。

公馀一炷香,溪山奉晏居。

治要无多言,所贵一字虚。

所以曹相国,不读城旦书。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