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崇 寿 印 师 以 诗 见 惠 次 韵 答 之 宋 /王 洋 客 问 王 居 士 ,如 何 是 半 僧 。祛 缘 都 未 尽 ,学 道 又 无 能 。身 世 随 忙 业 ,妻 儿 饱 岁 登 。时 逢 方 外 士 ,陪 奉 说 心 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陪奉(péi fèng)的意思:陪伴和侍奉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岁登(suì dēng)的意思:登上高位,指年龄增长到某个阶段。
王居(wáng jū)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居所,也比喻权贵之家。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心灯(xīn dēng)的意思:指内心的希望、信念或坚定的决心。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方外士(fāng wài shì)的意思:指离开尘世纷扰的人,追求宁静和超脱的境界。
王居士(wáng 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王府或王子家中的居士,也用来形容在高官显要家庭中居住的人。
- 翻译
- 有人问王居士,什么是半僧的状态?
他还没有完全去除世俗的牵绊,修行又感到力不从心。
他的生活忙碌,家业繁重,妻子儿女勉强温饱度日。
偶尔遇到出家人,他会一起谈论内心对佛法的理解。
- 注释
- 客:来访者。
问:询问。
王居士:修行的士人。
如何是:什么是。
半僧:介于僧俗之间的状态。
祛:去除。
缘:世俗关系或牵绊。
都:全部。
未尽:尚未完全消除。
学道:修行佛法。
无能:没有能力或进展。
身世:一生的经历和境遇。
随:随着。
忙业:繁忙的事务。
妻儿:妻子和孩子。
饱岁登:勉强维持温饱。
时逢:有时遇见。
方外士:出家人或修行人。
陪奉:陪伴并尊敬。
说心灯:谈论内心对佛法的心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客问王居士,如何是半僧"一句直接了当地表达了外人对居士身份的好奇与询问,而"祛缘都未尽,学道又无能"则透露出居士自己对于无法彻底断绝世间牵绊和对道业的无奈感。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居士在俗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理。
接着的"身世随忙业,妻儿饱岁登"展示了居士仍旧深陷于家庭责任之中,无法全心致志地追求道业。这里的"忙业"指的是家中的繁琐事务,而"妻儿饱岁登"则是对家庭成员日渐长大的客观描述。
最后两句"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表明居士虽然身在俗世,但仍旧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联系,并且通过交流和分享来维持内心的光明。这里的"方外士"指的是那些有共同信仰或追求的人,而"陪奉说心灯"则象征着精神上的相互扶持和启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居士的自述,展现了一个既渴望超脱世俗又不得不面对家庭责任的复杂人物形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平静与内在的光明,是居士在纷扰生活中寻找到的精神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边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