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赞·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和尚手持布袋在长街上行走的情景,充满了幽默与禅意。
“鱼乾拈起走长街”,开篇即以“鱼乾”这一形象,巧妙地比喻和尚手中的布袋,仿佛是他在街上随意拾起的一件物品,轻松自在。这不仅展现了和尚的随性洒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空灵与自在。
“道是天宫带得来”,进一步说明了布袋的非凡之处,仿佛是天宫中的珍宝,被和尚轻易地带在身边。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布袋的神秘与不凡,同时也体现了和尚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超然态度。
“铁奉化人顽似铁,阿师咍了更谁咍”,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深化了主题。将布袋比作“铁奉化人”,既指出了布袋的坚固耐用,又暗喻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而“阿师咍了更谁咍”的反问,则表达了对和尚智慧与慈悲的赞美,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当面对这样一位豁达、智慧且充满慈悲的和尚时,还有什么值得嘲笑或批评的呢?这不仅是对和尚个人品质的赞誉,也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和尚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的禅宗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