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高疑益深,固异亭长日。
守关忠弗念,置卫防百出。
逊封散宏财,非真召平力。
百出(bǎi ch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出现很多种不同的变化。
保身(bǎo shēn)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安全而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避免危险。
操纵(cāo zòng)的意思:操纵指控制或操作,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酬赏(chóu shǎng)的意思:回报别人的好意或努力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发踪(fā zōng)的意思:查找、追踪失踪的人或物。
方谨(fāng jǐn)的意思:指行事谨慎、言语谨慎,不敢有丝毫马虎和草率。
辅翼(fǔ yì)的意思:辅助翼,比喻在困难或危险时提供帮助或支持。
斧锧(fǔ zhì)的意思:斧锧是指斧子和砧板,比喻为一对密不可分的工具。形容两个相互依赖的事物或人。
恭谨(gōng jǐn)的意思:恭敬而谨慎
汉祖(hàn z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始祖,也指自己的祖先。
护军(hù jūn)的意思:保护军队,保卫军队
谨辞(jǐn cí)的意思:指以谦虚、客气的措辞或态度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军给(jūn gěi)的意思:军队的口粮和供给。
难必(nán b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发生。
起田(qǐ tián)的意思:指开始耕种田地,也比喻开始做事或创业。
其实(qí shí)的意思:其实是一个副词,表示实际上、事实上。
三杰(sān jié)的意思:指三位杰出的人物,通常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表现出色的三个人。
史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有功绩的臣子。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田宅(tián zhái)的意思:田宅是指田地和住宅,代表着农村的生活和乡土文化。
亭长(tíng cháng)的意思:指掌管亭子的人,比喻负责某个地方或事务的人。
图籍(tú jí)的意思:指书籍、图书。
污名(wū míng)的意思:指被人诬蔑、抹黑以致名誉受损的不良声誉。
无失(wú shī)的意思:没有损失,没有遗失。
饷馈(xiǎng kuì)的意思:指利用贿赂或送礼来取得某种私利。
相国(xiàng guó)的意思:相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有能力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炎图(yán tú)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的火焰。
英主(yīng zhǔ)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或杰出成就的人。
用智(yòng zhì)的意思:运用智慧、智力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指示(zhǐ shì)的意思:表示明确指出或指引。
自计(zì jì)的意思:自己计算,自作聪明。
发踪指示(fā zōng zhǐ shì)的意思:指示行动的迹象或线索。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镈创作的《读萧何传有感》,通过对唐初名将萧何的事迹进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品格和功业的赞美。全诗语言雄健,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古典文学的韵味。
首句“汉祖肇炎图”直接点出了汉高祖刘邦兴起大事,萧何作为其重要辅臣之一,参与了许多关键战役和决策。接下来的“三杰咸辅翼”进一步强调了萧何在汉朝初期的核心地位,与其他两位杰出将领(如曹参、周勃)并称。
诗人通过“功成及酬赏,相国独第一”表明了萧何因功绩显著而获封赏,并且其地位在当时无人能比。紧接着,“发踪指示语,谁曰匪其实”则是对萧何军事才能的肯定,即使后世有人怀疑,但实际上他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焉知英主心,方谨操纵术”表达了诗人对萧何能够洞察汉高祖心意,并且以其谨慎和宽厚的手法治军的赞赏。随后的“勋高疑益深,固异亭长日”则是说尽管萧何功绩卓著,但他本人并未因此而自满。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守关忠弗念,置卫防百出”强调了萧何对职责的忠诚和严谨,而“堂堂明且审,自计亦无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萧何自我评估公正无私的肯定。
通过“护军给饷馈,入秦收图籍”诗人描绘了萧何在战争中的英勇和组织能力,以及对军需供应的周到安排。紧接着,“用智既有馀,保身岂难必”进一步赞扬了萧何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在保护自身安全方面同样做得很好。
末尾几句“逊封散宏财,非真召平力”、“污名起田宅,犹愈受斧锧”则是对萧何晚年生活的一种描写,他没有因功高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和。最后,“终加恭谨辞,贤哉史臣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录者能够公正评价人物的赞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萧何的一生功绩进行回顾,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学才华。
东泉先生吾低头,去岁倾盖公生秋。
造父轻车仍熟路,庖丁芒釰不全牛。
早将文苑开闽桂,每见先声遁虏酋。
方驾清流欺逝水,欲从高步陟尼丘。
司空简在咨畴若,报政应同府事修。
骥子超先空北冀,凤雏联翼瑞西周。
喜逢初度春方半,遥想华晨乐未休。
试问当筵谁戏彩,贤郎系藉在瀛洲。
昔为都水使,今为贯城星。
问是谁氏子,诗礼闻过庭。
传家一忠孝,孝感有足徵。
先君居庐日,供花发于瓶。
无情尚可格,况以通神明。
伊人久已逝,乡里有流声。
开卷为再拜,永言风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