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豳歌(bīn gē)的意思:指古代豳国的歌曲,用来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玳瑁(dài mào)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或物品的品质极好。
动土(dòng tǔ)的意思:指开始进行工程建设或改造。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凤历(fèng lì)的意思:指人的一生中历经坎坷,最终获得成功或辉煌的经历。
甫田(fǔ tián)的意思:刚刚耕种完的田地,比喻初次开垦或刚刚开始的事物。
观灯(guān dēng)的意思:观赏灯火的美景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柳风(liǔ fēng)的意思:柳风指的是春天微风拂面,给人一种轻柔、温暖的感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或者某种愉悦的感觉。
龙飞(lóng fēi)的意思:形容龙腾飞翔,意味着勃发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牛鞭(niú biān)的意思:牛鞭指的是牛的鞭子,比喻有力量和威严的人。
赏心(shǎng xīn)的意思:指欣赏心灵的美好,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兔窟(tù kū)的意思:指兔子的洞穴,比喻安全而隐蔽的地方。
土牛(tǔ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始、粗犷、朴实。
讴歌(ōu gē)的意思:赞美、歌颂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重天(zhò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压得非常低,形容气压极大,天空异常沉重。
玳瑁筵(dài mào yán)的意思:指宴席上摆设的华美、精致之物。
九重天(jiǔ zhòng tiān)的意思:指天堂的最高层,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地位。
- 鉴赏
这首《元夜立春》描绘了明朝元宵佳节与立春时节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和谐的社会景象。
首句“凤历重标甲子年”,以“凤历”象征吉祥与尊贵,点明了新一年的开始,以“甲子年”表示循环往复的时间概念,寓意着岁月的更迭与生命的延续。接着,“龙飞长在九重天”运用龙的形象,象征皇权的神圣与威严,同时暗含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安定。
“春藏击壤讴歌域,人醉观灯玳瑁筵”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游戏,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庆祝新春的到来;“讴歌域”则指歌声四起,表达对生活的满足与喜悦。观灯则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人们在灯火辉煌中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而“玳瑁筵”则形容宴席的豪华与精致,体现了社会的富足与和谐。
“花影光摇银兔窟,柳风和动土牛鞭”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花影摇曳,仿佛银兔窟中的光影跳跃,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柳风轻拂,带动着土牛鞭的节奏,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赏心不逐儿童伴,一曲吹豳歌甫田”表达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心境。在众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诗人却选择了独自欣赏,通过吹奏豳地的歌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沉感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朝元宵节与立春时节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