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季节变换中,人们对于自然气候的不同感受和心理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炎热到寒冷的过渡时期,人们内心的微妙变化。
首句“未踰五日畏炎官”,生动地刻画了夏日炎炎,仅仅过了五天,人们便开始畏惧酷热,仿佛炎热的天气已经掌控了人的生活节奏。“炎官”一词,形象地将炎热的天气拟人化,赋予了它一种威严的力量感。
次句“破晓河风又怯寒”,则描述了清晨时分,当微风吹过河面,人们又开始担心即将到来的寒冷。这里,“破晓”与“河风”相呼应,既点明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情绪的影响。通过“又怯寒”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出人们对寒冷的敏感和惧怕,以及这种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后两句“不与惟时过去易,无恒者意测来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不与惟时过去易”意味着某些事物或情境,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相对容易接受或适应;而后一句“无恒者意测来难”则指出那些难以预测、缺乏规律的事物,往往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困惑和挑战。这两句诗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强调了适应变化、面对未知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独特洞察,以及对人类情感状态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孙司勋种松
观树如观民,岂不试故艺。
勋曹庭中松,植难果谁厉。
公为百年谋,乃徇一朝计。
知乎向来非,勤搔动浮柢。
揠苗信轲书,免归僮仆戾。
元气天地间,万木未尝敝。
吾心有妙机,到此深造诣。
况当春雨时,点点荷嘉惠。
一培一灌之,缓急在调剂。
新梢隐孤高,短叶露修丽。
虽无虬龙姿,白日弄阴翳。
主人退自公,往往成小憩。
奇哉拔地材,卓尔倚天势。
作诗告方来,植也自兹岁。
桃李正芳华,何心较坚脆。
请公看岁寒,雪馀晚峰霁。
送王朝言
朝言天下士,乃作西江行。
把酒酹岐路,清风引双旌。
尊前即万里,动我淮阳情。
淮阳岂可薄,所志在汉庭。
君去江湖重,君留江湖轻。
君行何所挟,岱岳云英英。
远浮洞庭白,高点匡庐青。
谁知造化意,藉此方经营。
归欤作霖雨,四海多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