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是嚼芳酸已露,况当小雨弄黄时。
《次刘学录梅韵·其三》全文
- 注释
- 明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这里指花朵的美丽。
皪:形容光亮的样子。
倏见:突然看见,形容动作迅速。
舞袖:舞动的衣袖,象征动态美。
芳酸:形容花香中的酸涩味道。
弄黄:使...变黄,这里指雨水打湿花朵后颜色的变化。
- 翻译
- 明珠般明亮的光彩展现着美丽的姿态,忽然在风前仿佛有人挥动着衣袖舞动。
只是品尝到花香的酸涩已经显露出来,更何况是在细雨中使花朵染上黄色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颗明珠在风中展现出其美丽的光彩,如同舞者轻挥袖子般灵动。诗人通过比喻,暗示明珠的光芒虽美,但其内在的本质——酸涩的味道已经显露出来。再加上细雨的润泽,使得明珠的颜色更加黄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侵蚀。整体上,这首诗以梅为题,借物抒怀,寓言性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陈宓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最高楼·其二闻周氏旌表有期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斗粟也堪舂。
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
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形则异,气应同。
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
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
贺新郎·其五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
又樯燕、留人相语。
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波似箭,催鸣橹。黄陵祠下山无数。
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
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
望金雀、觚棱翔舞。
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愁为倩,么弦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