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谁创物,似此亦难求。
行如一卧扇,力敌九氂牛。
高风当绝倚,浅濑亦徐收。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掉转(diào zhuǎn)的意思:改变方向或态度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斛舟(hú zhōu)的意思:斛舟是指用斛斗量取船货的意思。
回旋(huí xuán)的意思:指事物在某个空间范围内来回转动或往返移动。
开头(kāi tóu)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的部分,也可以指开端、起始。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施功(shī gōng)的意思:指出力、出力、施力。
万斛(wàn hú)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估量。
下流(xià liú)的意思:指言行卑鄙下流,品德低劣,毫无廉耻。
相半(xiāng bàn)的意思:相互分担、共同承担。
有施(yǒu shī)的意思:有所施展、有所作为
轧轧(yà yà)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时的声音。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这首诗《咏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舵在航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舵作为船只航行时的关键部件,其功能和特性被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界的元素中,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力量的结合。
首先,“厥初谁创物,似此亦难求。”这两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表达了对创造万物的神秘与不可知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舵在航海中的独特地位和难以替代的作用。
接着,“摆合千寻浪,回旋万斛舟。”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舵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如何灵活地控制船只,使船只能够平稳地穿越巨浪,展现了舵的强大功能和适应性。
“行如一卧扇,力敌九氂牛。”这里将舵比作卧扇,形象地描述了舵在水中推动船只前进时的动态美,同时又以“力敌九氂牛”强调了舵的力量之大,足以对抗强大的外力。
“出没居相半,东西势自由。”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舵在航行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无论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水行舟,舵都能自如地调整方向,体现了舵在航海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高风当绝倚,浅濑亦徐收。”这两句则描绘了舵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无论是面对强劲的风浪还是浅滩,舵都能从容应对,展现出其适应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轧轧微鸣晓,峨峨迥浸秋。”通过声音和季节的变化,诗人赋予舵以生命,早晨的微鸣仿佛是舵与自然的对话,而深秋的景象则增添了诗的意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最后,“随湾掉转尾,避石掣开头。”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舵在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无论是绕过弯曲的航道还是避开岩石,舵都能精准地控制船只,展现了其在航海中的高超技艺。
“自有施功地,何尝厌下流。”这两句总结了舵在航行中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在顺流还是逆流,舵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船只的安全航行提供保障,表达了对舵的赞美和对其在航海中不可或缺地位的认可。
整体来看,《咏柁》不仅是一首对舵的赞歌,也是对航海技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颂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智慧的深刻洞察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