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菊二首·其一》
《白菊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荏苒光阴繫夕晖,每从秋后芳菲

于今陶令消息,犹著西风白苎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苎(bái zhù)的意思:指无用、无效的东西或行为。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秋日里依然绽放的菊花,以及对古代诗人陶渊明的怀念。首句“荏苒光阴繫夕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夕阳的余晖仿佛将光阴紧紧系住,暗示着岁月的匆匆与不可挽留。接着,“每从秋后见芳菲”则点明了尽管季节更迭,但秋后仍有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芳菲”特指菊花,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于今陶令无消息”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字,表达了对这位田园诗人的怀念之情。陶渊明以其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和诗歌创作,深受后人敬仰。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他似乎已经“无消息”,暗示着对现实世界中这种精神追求的缺失或难以寻觅。

最后,“犹著西风白苎衣”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菊花比作穿着西风中飘扬的白苎衣,既描绘了菊花在秋风中的姿态,也暗喻了诗人对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保持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理想人格的颂扬。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反乞功

东邻女儿具瓜果,西邻女儿不举火。

金针綵线夜登楼,竹户蓬门早扃锁。

同是当时乞巧人,不信天孙巧如我。

去年绣出双鸳鸯,今年织作双凤凰。

卖与人间恐无价,重缄什袭牢深藏。

粗绘弊布阅寒暑,三旬九食甘糟糠。

始知大巧不如拙,区区畏向时流说。

天孙虽巧机杼勤,河汉年年怅离别。

寂寞何如姑射仙,万古肌肤似冰雪。

寄语东家乞巧儿,红颜薄命当知之。

不愿金针得天授,不愿瓜果萦蛛丝。

但愿长为田舍妇,挟薪戴畚无非仪。

(0)

奉和籀书周大士十首·其六

孤峰双眼阔,松竹一林虚。

潇洒真无着,幽寻兴有馀。

烹茶敲石栗,粗粝献酸菹。

德味浑忘澹,骄人气尽除。

(0)

扫花

浓浓开更落,寂寂复相亲。

犹自怜残蕊,那堪踏作尘。

拂来春带恨,飞去蝶伤神。

閒砌几回扫,东风最恼人。

(0)

送善孝师还栖贤

昔岁还山已过期,此行正值早秋时。

随身惟有一寒衲,清咏无如此别诗。

枫叶乍红湖月待,梅花才放岳猿知。

他年若拟诛茆处,金井泉头慰所思。

(0)

绕丹霞山

相随复自丹霞下,遍绕群峦入细看。

绝壁过烟依石断,洄溪透草积云寒。

傍岩蒸黍呼樵客,倚树烹泉避急湍。

风景不当归自得,晚江流照一峰乾。

(0)

紫玉台

紫玉台高霜叶哀,何人凭望独徘徊。

云山累累看今古,鸿雁年年自去来。

江水远连烟树没,梅花空傍石床开。

高吟更有閒情在,遮莫寒钟向暮催。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