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续 抒 感 怀 宋 /宋 祁 出 案 屯 营 卧 治 州 ,黄 云 三 结 塞 垣 秋 。敦 诗 未 必 真 谋 帅 ,有 恨 何 妨 老 不 侯 。百 虑 参 差 非 壮 境 ,一 樽 寥 落 但 边 愁 。此 时 自 躍 知 无 愧 。万 物 炉 中 许 见 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案屯(àn tún)的意思:指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把犯罪分子捕获归案。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边愁(biān chóu)的意思:形容非常担忧或焦虑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出案(chū àn)的意思: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警方逮捕或法院判决有罪。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寥落(liáo luò)的意思:形容稀少、空旷、荒凉。
谋帅(móu shuài)的意思:指谋取权利和地位,以达到个人目的。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屯营(tún yíng)的意思:指军队在战争前期或战斗中,临时驻扎和集结,为作战做准备。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卧治(wò zhì)的意思:指在床上治疗疾病,不得起身。也用来比喻无法正常工作、行动等。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 注释
- 案屯营:军营驻扎。
卧治州:管理州事。
黄云三结:黄沙弥漫。
塞垣:边疆城墙。
敦诗:研读诗书。
谋帅:领导军队。
老不侯:年老而不被封侯。
百虑参差:忧虑纷繁。
壮境:壮志豪情。
一樽寥落:独自饮酒。
边愁:边疆忧愁。
自跃:自我激励。
无愧:心中无愧。
万物炉中:万物在炉火中。
许见收:能坦然接受。
- 翻译
- 在军营中驻扎管理州事,秋日黄沙漫天如结
研读诗书未必就能真正领导军队,有遗憾也无需因年老而不被封侯
各种忧虑纷繁并非壮志豪情,独自饮酒只能引发边疆的忧愁
此刻自我激励,心中无愧,即使万物在炉火中焚烧,也能坦然接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续抒感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边塞之地,面对着黄云和三重的城垣,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担忧和个人的悲愁。
“出案屯营卧治州,黄云三结塞垣秋。”这里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诗人远在军营之中,对着连绵不断的黄云和如同堡垒一般的城墙,感受到了深秋的萧瑟气息。
“敦诗未必真谋帅,有恨何妨老不侯。”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己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抱怨。这里的“敦诗”指的是治理国家的大计,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有才华却未必能够真正在朝廷中担任重任,有着不被封侯的遗憾。
“百虑参差非壮境,一樽寥落但边愁。”这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着一杯淡酒,百般忧虑交织在心头,却不是壮年时那般豪情万丈,只剩下了边塞的孤独和寂寞。
“此时自跃知无愧,万物炉中许见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清白之身的肯定,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诗人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就像是在烈火中炼金一样,最终能够将万物融入一个新的、和谐的整体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边塞的秋景与个人心境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英雄无用武之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