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垂绅(chuí shē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优良、行为端正,堪称典范。
风雅(fēng yǎ)的意思:指文化修养高雅,举止言谈优雅。
后进(hòu jìn)的意思:指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进展缓慢、落后的人。
进如(jìn rú)的意思:进入如同
岭峤(lǐng qiáo)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险峻。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蓬山(péng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雄伟、高耸入云。
披书(pī shū)的意思:指背书、引用书中的内容。
琼芝(qióng zhī)的意思:指极为珍贵的美玉或美玉的碎片,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书香(shū xiāng)的意思:指有文化修养、有学问的气息。形容人或地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教育背景。
瑶篇(yáo piān)的意思:指珍贵的文献、书籍或文章。
遗草(yí cǎo)的意思:指战场上留下的尸体或遗物,也比喻已逝去的人或事物的痕迹。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锦所作,名为《和吴生韵(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吴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首句“曾窥瀛岛履蓬山”,以神话传说中的瀛洲和蓬莱岛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境界或友谊的深厚,表达了诗人对吴生的敬仰与向往。接着,“遗草犹存石室间”则暗示了吴生留下的文学作品仍然在世间流传,其影响深远。
“搢笏披书香袅袅,垂绅奏赋佩珊珊”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吴生的才华与文采。搢笏(插笏)和垂绅(垂下衣带)是古代文官的服饰,此处用来形容吴生的儒雅风度;“书香袅袅”和“奏赋佩珊珊”则分别描绘了吴生作品的香气和他吟诵诗歌时的优雅动作,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一归岭峤愁榆暮,岂有琼芝驻蕣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吴生离开后的思念与哀愁。岭峤(岭南山脉)代表了远方,榆暮则是黄昏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而“琼芝”和“蕣颜”则分别比喻珍贵的友情和短暂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与不舍。
最后,“后进如君风雅少,瑶篇赠我不须删”两句,诗人感慨当今文坛风雅之士稀少,表达了对吴生才华的钦佩,并表示愿意保留吴生赠予的珍贵诗篇,无需删改,充分体现了对吴生作品价值的认可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生才华、风度及两人友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文坛风气的反思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泊舟星江闻伯固与僧自五老亭步入开先作此寄之
烟霏含空青,向晚望逾好。
欲行落瀑边,俊鹘屡侧脑。
偶携白发禅,步尽青松道。
孤鸿聊送目,瘦策自扶老。
甚欲东涧阴,缚屋安井灶。
我亦个中人,归计嗟不早。
永愧岩上僧,松鬣和云扫。
隆上人归省觐留龙山为予写起信论作此谢之
芙蓉阿隆耽两耳,急性天然缓如苇。
怀亲径归不肯留,少留龙山今月矣。
新交未数故人稀,睡足明窗临棐几。
管城落帽为微笑,便觉金光走龙尾。
试校鹅经拂硬黄,传此宝书千馀纸。
纸光叶叶揭筠膜,字工戢戢行冻蚁。
胜公昔读龙宫文,百本妙谈此其髓。
流落人间今几年,此去西天十万里。
我寄闲房古寺中,阆风著毡自当止。
自非道人三昧力,此书何以能至此。
炷香一读万缘空,海印发光初按指。
愿君垢尽鸡出燖,亦于此法信根起。
生生要续无尽灯,照了无明痴种子。
华光仁老作墨梅甚妙为赋此
雪里梅开何草草,欲问清香无处讨。
回看水际竹丛边,寂寞闲愁洗妆早。
东坡戏作有声画,竹外一枝斜更好。
但恐金须容易堕,额黄虽妙难长保。
笑笑先生独爱竹,雪壁风梢麝煤扫。
应为冰姿不可传,醉里相忘亦颠倒。
惭愧高人笔下春,解使孤芳长不老。
从来病眼错黄昏,隔雾相看更相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