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旧沧州主人壁》
《题旧沧州主人壁》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从献策至悬车此地经过四纪馀。

白首还家底事,空惭人迓老尚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从献(cóng xiàn)的意思:指由下级向上级献上所需之物或向上级进贡。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地经(dì jīng)的意思:指地理知识丰富,对地理情况了如指掌。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献策(xiàn cè)的意思:提出建议或计策

悬车(xuán chē)的意思:悬车指的是马车悬挂在半空中的状态,比喻危险或不稳定的局势。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献策至高位的老者,历经四纪岁月后,归隐故里,却对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更大成就感到惭愧。诗中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功名得失的深刻感慨。

首句“自从献策至悬车”,点明了这位老者的身份和经历。他曾在官场有所作为,直至退休之年(悬车,古代官员退休的一种仪式)。这句暗示了他过去的辉煌与贡献。

次句“此地经过四纪馀”,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四纪即160年,这里用来形容老者从年轻时踏入官场到如今归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跨度,也暗含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

第三句“白首还家成底事”,直接表达了老者对自己晚年归家的反思。他以“白首”自嘲,意味着年华已逝,但回顾一生,似乎并未实现什么重大成就。这句话充满了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对过往生活的遗憾。

最后一句“空惭人迓老尚书”,则揭示了老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在他归家之时,人们以尊敬的态度迎接他,但老者内心却感到惭愧。这种惭愧并非来自外界的评价,而是源自于对自己未能在仕途上达到更高境界的自我反省。这句话反映了对个人成就和社会期待之间落差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老者的自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功名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反思。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空谣吟

抗辔蹑飞景,携手仰员罗。

空谣发新声,群响随节和。

琼音动虚籁,神宇凌高歌。

偃盖沧浪宫,整襟翔玉华。

流目厌尘袂,轩冕卑泥沙。

咄咄樊笼子,胡不餐朝霞。

他年一抔土,得失奚足誇。

舍生失天爵,扰扰真蓬麻。

(0)

有惠锦鸡者因暇赋之

山鸡美毛羽,五采若絺绣。

不能掩颜色,居然遭笼囿。

嗟赏入栏槛,玩好资稚幼。

有稻莫能饱,有水漫濡咮。

低昂不自得,云山计未就。

应叹鸱鸦类,腐鼠遨白昼。

(0)

长安有狭斜行二首·其二

长安有狭斜,狭斜难方轨。

道逢两青衣,问君住何里。

我家铜驼陌,高阁通朱邸。

长子爵通侯,次子联端揆。

小子事游侠,倜傥卑豪贵。

三子俱入门,轩车罗甲第。

三子俱升堂,光彩动阶陛。

大妇理珍裘,中妇曳云帔。

小妇弄笙簧,明妆拥歌妓。

丈人幸留连,雅舞扬清吹。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二十四

客惠双井芽,千里冒寒暍。

品格自高胜,香味两奇绝。

小小猷溪磨,团团掌中月。

挥肘喜旋之,纷泊看落雪。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三十三

人惠九皋禽,应节每对舞。

絷彼云汉心,成我闲静趣。

六翮不忍剪,深径任翔翥。

一举遨天风,应到逍遥处。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七

饭了纵闲适,杖屦涉晴昼。

时物破百感,环山献明秀。

承宇茂芳桂,追凉风细逗。

摘果靡惮劳,聊用引稚幼。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