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四》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四》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休论马鬣卧牛形,后拥前堆要有情

自是人心地好,老天分付不应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老天(lǎo tiān)的意思:老天指的是上天、天意或天命,表示对上天的敬畏和依赖。

马鬣(mǎ liè)的意思:比喻品质高尚、气概威武的人。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天分(tiān fèn)的意思:指人天生具备的才能或本领。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注释
马鬣:形容牛的鬃毛,这里比喻堆积的财富。
牛形:指像牛一样堆积的财富。
后拥前堆:后面的财富堆积如山,前面也有积累。
有情:指财富背后的情感寄托和人情味。
主人心地好:主人的品德高尚。
不应轻:不应该轻视或随意对待这些财富。
翻译
无需谈论那马鬃般的躺卧牛的形象,后面堆积的财富要有情感的寄托。
这全在于主人本身的品性优良,老天赋予的财富本就不应被轻易忽视。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之(其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心地善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休论马鬣卧牛形”,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将马鬣(即马鬃,指马颈上的长毛)比作卧牛之形,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宁静的场景。这里的“休论”意味着不必过分解释,因为这种情景本身就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沉思。

“后拥前堆要有情”,这句话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之间相互扶持、生生不息的情感寄托。这里的“后拥前堆”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循环往复、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而“要有情”则揭示了这种自然状态背后的深刻情感和生命哲理。

“自是主人心地好,老天分付不应轻”,这两句诗则转向对主人的品质与命运的思考。诗人认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是因为主人拥有善良的心灵,而这种安排也是自然(即“老天”)所赋予,不应该被轻视。这不仅是对主人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宇宙秩序和个人命运的尊重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是一篇融合了哲理思考与艺术表现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次韵吕原明侍讲欢喜四绝句·其四盗获

似闻有盗起空舍,闻说驱除唾手间。

枹鼓不惊鸡自午,先生闭户养三关。

(0)

送同舍葛茂达还浙东二首·其二

隋河东下一千里,僮仆未知行李劳。

闻道杞苗今结子,凭君饱食赋离骚。

(0)

邻居遗汤沐浴

都城甘水啬于酒,担头取饱得满缶。

每忆江湖万松底,夜半酒醒挽石斗。

如今长卿不满喉,岂有温泉濯汗流。

岑岑背若负芒刺,每向一饭怀千忧。

君家有井金作栏,辘轳可取不可殚。

大奴分遗足一斛,洗我尘垢生羽翰。

人生生理易与耳,辍洗为君起长叹。

(0)

送谌首座归永嘉

万变相应一句通,十二年来已无口。

别余遥指海山归,雁荡峰作师子吼。

此旨明明不覆藏,冥怀自乐有馀光。

曹源一滴流千古,宿觉徽猷振大唐。

觌面家风人若问,钓鱼须是谢三郎。

(0)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

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

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0)

答问颂五首·其一

有宾有主,父子规程。子无线索,妙辨纵横。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