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雷鼓(léi gǔ)的意思:形容雷声鼓动,声势浩大。
篷窗(péng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篷子,比喻人的心机和阴险狡诈的本性。
如约(rú yuē)的意思: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或条件进行行动或会面。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雪山(xuě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上积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引领(yǐn lǐng)的意思:带领、引导、指导他人前进或发展。
雨棹(yǔ zhào)的意思:雨棹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风雨中坚定地撑起船桨,比喻在困难和逆境中坚持不懈,奋发向前。
云遮(yún zhē)的意思:云彩遮挡了阳光,比喻事物被困难、阻碍所遮掩。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戊午八月十七日出钱塘江头看午潮》描绘了钱塘江潮水壮观的景象。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潮水的动态美与力量感。
首句“江头细雨棹初回”,描绘了雨后江面的清新景象,细雨轻拂,小船刚刚归来,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潮傍中秋亦壮哉”一句,将中秋的满月与潮水的壮丽景象巧妙结合,突出了潮水的磅礴气势。
“水底暗疑雷鼓动,海门惊驾雪山来”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潮水涌动时的震撼场景。水底仿佛有雷声轰鸣,海门处则有雪山般的巨浪奔腾而来,展现出潮水的雄伟与威严。
“雄吞众水期如约,急送行舟去似催”进一步描述了潮水的动态过程,它如同吞并众水般有规律地涌来,又迅速推动着行舟前行,仿佛在催促着船只快速前进。这种动态的描绘,既体现了潮水的力量,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
最后,“引领篷窗兴无限,白云遮破万山堆”以诗人观潮时的心情作结。他站在篷窗前,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白云遮蔽的山峦,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诗人思绪的广阔与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钱塘江潮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和谐交融,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