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涵碧亭》
《涵碧亭》全文
宋 / 张志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梦游还解洗尘劳一日堪来一百遭。

有眼石泉声更细,无心竹节犹高。

洞中意寂含千古世上名轻等一毫

此药要知付与,未宜轻话与儿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劳(chén láo)的意思:指世俗的劳苦和繁琐的事务。

洞中(dò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梦游(mèng yóu)的意思:指在梦中行走,形容人在精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下行动。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洗尘(xǐ chén)的意思:洗去尘埃,净化身心。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有眼(yǒu yǎn)的意思:形容人有眼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中意(zhòng yì)的意思:喜欢、钟爱、看重

竹节(zhú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性格或行为像竹子一样坚韧、刚直、不屈服。

鉴赏

这首诗《涵碧亭》由宋代诗人张志行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联“梦游还解洗尘劳,一日堪来一百遭”,开篇即以梦境般的轻松与自由,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一日之内,百次光临,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极度渴望,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有眼石泉声更细,无心亭竹节犹高”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石泉之声在有心人耳中更为细腻,仿佛能听出大自然的低语;而无心亭中的竹子依然挺拔,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永恒。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心灵状态对于感知世界的重要性。

颈联“洞中意寂含千古,世上名轻等一毫”则将视角转向内心深处与外界的对比。洞中之意,虽静默却蕴含着千年的智慧与深邃,与世上的浮名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伟大与永恒,也表达了诗人对真正价值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美与智慧往往不为世人所重视,而是隐藏于平凡之中。

尾联“此药要知天付与,未宜轻话与儿曹”以“此药”比喻对生命真谛的领悟,强调这种领悟是上天赋予的,不应轻易地向年轻人传授或解释。这不仅是对后辈的告诫,也是对自身经历与智慧的珍视,提醒人们珍惜内在的发现与成长。

整体而言,《涵碧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志行
朝代:宋

张志行,字公择,东阳(今属浙江)人。应试时直陈时政得失,忤执政被黜。归乡立书院、置义田以励风俗。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赐号冲素处士。有《易传撮要》四卷等,已佚。清道光《东阳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鸡山十景.古洞别天两首之二·其十五

洞天原不在人寰,三派东边更仰攀。

直到万峰穷极处,忽悬双阙窈冥间。

碧桃开落门常在,玄鹤纵横路不关。

东向蓬莱三万里,片云时去又时还。

(0)

咏范氏池亭

虚亭巧结构,有此观鱼境。

碧沼风生纹,高林月留影。

花竹列我前,松杉瘦而颖。

山环翡翠屏,水莹琉璃井。

书生东海来,山水颇深省。

喜有郑家湖,诗文每相警。

(0)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二二月

青皇宫中花鸟使,沓翠霏红教莺语。

移春槛小度芳华,金犊车轻载歌舞。

曲房梦断章台月,东风不解丁香结。

钥鱼夜守仓琅根,海棠飞落胭脂雪。

(0)

村景·其二

屋后青山屋外溪,穿芳度密有深蹊。

白云不隔经行处,容我时来寄杖藜。

(0)

古诗二首·其一

深谷有幽兰,独抱林下姿。

濯濯见贞性,不受蒿艾欺。

凄凉风露晨,花叶两葳蕤。

孤洁羞自献,深晦乃若遗。

岂无采芳者,悠然寄所思。

(0)

中秋广陵对月

散尽浮云月在东,白蕉衫冷小庭空。

星河夜影樽罍里,城郭秋声鼓角中。

落叶有光时坠露,鸣蛩无响不含风。

此生五十三回见,只遣嫦娥笑秃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