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台夜坐二首·其一》
《石台夜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故乡乃有此丛林,下板何妨著寂音。

永与世遗他日志,尚嫌山浅暮年心。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

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冻云(dòng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寒冷,云彩凝结成冰。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日志(rì zhì)的意思:

◎ 日志 rìzhì
[daily record] 日记(多指集体的、属于工作性质的)
工作日志

僧窗(sēng chuāng)的意思:僧人的窗户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硬黄(yìng huáng)的意思:形容性格刚强、坚定,不易受到外界影响或动摇。

琢句(zhuó jù)的意思:琢磨句子,推敲言辞。指对语句进行精雕细琢,以求言辞准确、表达精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石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故乡乃有此丛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仿佛在说故乡竟有如此令人陶醉的森林。接着,“下板何妨著寂音”一句,暗示了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永与世遗他日志”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将这份宁静与世隔绝的美好记忆留待将来,成为心灵的永恒寄托。“尚嫌山浅暮年心”,则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是在山中,也难以摆脱岁月的痕迹。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夜晚的深刻体验。最后,“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期许,希望自己的文字如玉石般纯净,同时又借鉴苏轼(坡字)的风格,追求书法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棕拂子

避暑早扃门,道书行尚把。

脱巾握棕拂,意态何潇洒。

非无白羽扇,能使烦襟写。

无风风乃清,此物较幽雅。

古人琴无弦,希声不外假。

繄余悟此理,隐几高梧下。

地静如清秋,苍蝇胡为者。

(0)

羊城八景·其一石门返照

石门江嶂断,来往思无穷。

万水浮天外,千帆落照中。

(0)

初夏蒋兆卿博士邀饮迟邓希父不至

讲后西斋苜蓿宽,俸钱供客晚逾欢。

玉杯沾醉留春易,宝剑论心逼夏寒。

绕屋林鸠呼雨急,衔泥梁燕怯人看。

纵令开径饶心事,咫尺求羊共过难。

(0)

慈寿寺

禅宫当径口,终日有轮蹄。

万宝栽为树,千花丛若蹊。

香分夷国贡,鸟亦禁林栖。

不识西来路,王城此向西。

(0)

早朝大明宫

山河襟带壮皇京,玉殿初瞻北斗明。

五凤居尊仙仗拥,六龙御正晓钟鸣。

文班上应郎官宿,武曜中分列将星。

大拜久悬黄石略,前筹何惮请长缨。

(0)

益津八景·其八苑口秋涛

一线江流引急湍,奔腾长作劲潮看。

九河瓴势浮空下,八月涛声杂雨寒。

自是百川能学海,岂无砥柱善回澜。

千年疏凿功思禹,咫尺沧溟大壑宽。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